1.指嬉戏、欢笑、愤怒、詈骂等不同的情绪表现。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照此法填词,则离合悲欢,嘻笑怒駡,无一语、一字,不带机趣而行矣。”
2.谓不拘守规格,率情任意地发挥表现。 清 冯班 《纯吟杂录·读古浅说》:“嘻笑怒駡,自是 苏 文病处;君子之文必庄重。”
3.嘲弄辱骂。 于敏 《西湖即景》:“他对权贵嘻笑怒骂,对平民扶危济困,就是在传说中被神化了的 济颠 僧。”参见“ 嘻笑怒駡 ”。
读音:xī
[xī]
喜笑的样子或声音:笑嘻嘻。嘻嘻哈哈(亦形容不严肃或不认真)。嘻皮笑脸。 ◎ 叹词,表示惊叹。
读音:xiào
[xiào]
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笑容。笑颜。笑眯眯。谈笑风生。 ◎ 讥嘲:笑柄。笑话。笑谈。贻笑大方。嘲笑。见笑。耻笑。
读音:nù
[nù]
生气,气愤:怒色。怒视。怒叱。怒骂。恼怒。息怒。 ◎ 气势盛:怒涛。怒火。心花怒放。 ◎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怒族。 ◎ 谴责:“若不可教而后怒之”。
读音:mà
[mà]
见“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