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成语字典 拼音查成语 四时之气的意思
四时之气
sì shí zhī qì

典故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
成语举例:唐·李白《任城县厅壁记》:“季野备四时之气,士元非百里之才。”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字义分解

读音:sì

[sì]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读音:shí

[shí]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时间。时不我与。 ◎ 较长的时间:时代。古时。 ◎ 泛指一段时间:时光。时令。时分。 ◎ 现在的,当前的:当时。时下。时务。时宜。 ◎ 常常:时常。学而时习之。 ◎ 一年中的一季:时序。四时如春。 ◎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时钟。时差(chā)。 ◎ 某一时刻:按时上班。 ◎ 不定时,有时候:时而。时阴时晴。 ◎ 机会:时

读音:zhī

[zh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qì

[qì]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 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 ◎ 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 ◎ 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 ◎ 欺压:受气。 ◎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 ◎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 ◎ 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abcd的成语
热门成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 歇后语
  • 对联
  • 搞笑谜语
  • 农用物资
  • 乔迁对联
  • 科技前沿
  • 顺口溜
  • 生活
  • 微博段子
  • 真实鬼故事
  • 词语谜语
  • 整人笑话
  • 笔画
  • 搞笑绕口令
  • 羊年对联
  • 四川方言
  • 自然科普
  • 庆贺对联
  • 神话传说
  • 内蒙古方言
  • 谚语
  • 一千零一夜
  • 格林童话
  • 西南地区方言
  • 海南方言
  • 其他
  • 汉语字典
  • 江苏方言
  • 组词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