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竭力规劝。《诗·大雅·板》:“犹之未远,是用大諫。” 孔颖达 疏:“言大諫,谓其諫之深。”
(2).古代官名,掌谏诤。《管子·小匡》:“使 鲍叔牙 为大諫。” 尹知章 注:“所以諫正君。”
(3). 唐 宋 时谏议大夫之别称。 唐 孙棨 《北里志·王苏苏》:“有进士 李标 者,自言 李英公 勣 之后,久在大諫 王致君 门下。”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牓官称……諫议为大坡、大諫。”
读音:dà,dài
[dà,dài]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 时间更远:大前年。 ◎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大 tài ㄊㄞˋ ◎ 古通“太”
读音:jiàn
[jiàn]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谏劝。进谏。谏阻。兵谏。从谏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