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官涌戏院的意思
官涌戏院

基本解释

  官涌戏院 -介绍

  有别于其它由大众电影转投情色口味的同行,官涌戏院为全港唯一纯为三级电影而设的戏院,也是至今硕果仅存的色情影院。

  1987年政府引入电影三级制,一些电影作品名正言顺登上大银幕。以前稍见胸部也要剪掉,自三级制后顿时有种声势,投资者纷纷设立三级片院线。

  官涌戏院是前铺后院:约1500呎(英尺)的地铺内,门前放着货架,挂满5至20元(港币,下同)不等的二手色情光盘和影带,全是戏院的落画片。女票务员一边撕下老式戏票,一边忙着按下录像机和光驱,为戏迷送上娱乐。

  小戏院内,103个座位上零落的坐着40多个观众,俨如电影《无间道》中卧底交换情报的秘密场所。观众清一色是40岁开外的中年汉子,不少人半躺在半破的椅上,聚精会神盯着屏幕,有人则坐立不安,频频调位,也有人恍如置身家中,出入大开中门的男厕方便,再施然返回座位,一边点烟一边喝啤酒,点评戏中90年代打扮的日本演员,一个个口中念出广东话的配音对白,有人讪笑,也有人索性倒头大睡。

  90年代场场爆满

  报道说,上世纪90年代初可谓香港色情影业最灿烂的年代,相关戏院逾40家,油麻地戏院、铜锣湾东京戏院、西营盘金陵戏院等,几乎“总有一家在附近”。不愿透露姓名的官涌戏院负责人说,那时场场爆满,有戏院日赚10万元,但官涌戏院“生不逢时”,虽为三级电影而生,但因申请牌照繁复,由开始筹备至1993年6月开业花了一年时间,惟三级电影声势已因影带、光盘陆续出现而逐渐回落,至1997年再随香港电影业步入黑暗年代。

  为扭转劣势,那时电影业逢周二推出票价优惠,三级电影院则推出“一票多片”,只要保留票尾,当日无限制进出影院。官涌戏院多年来保持40元票价,观众大可由中午12时半一直看至晚上11时半,另外又设15元早场优惠,电影无间断播放,开场时间以分钟计算,“优惠是逼出来的,当时收入根本围不到本”。

  开创长者优惠 买一送一

  不过,随着互联网进一步普及,网上泛滥的色情信息进一步打击本地三级影院,戏院接连倒下,原来的投资者站不住脚,现有负责人于2000年入主,更开创长者优惠,实行买一送一,但仍难力挽狂澜。

  负责人说,到官涌看这些“另类片”,就如去舞厅、夜总会,是“成人娱乐”。不过,有观众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有基层街坊捧场是为了填补生活空虚,找个地方打发时间,“到茶餐厅叹奶茶也要十多元,这里数十元可以由日坐到晚,天时热有冷气,天时冷可挡风,好过在家发呆”。

  被迫停业

  近年业主连连加租,近日更打算把6万多元的租金再加80%,占生意额超过四成,加上最低工资即将实施,20多元时薪的员工薪酬减无可减,逼使戏院下月结业,“守到今时今日已是奇迹,我们捱得过SARS 和金融海啸,却捱不过贵租”。

  油尖旺区议员许德亮说,区内人口老化,多为基层市民,缺乏休憩场所下,部分男士会转到戏院消磨时间,相信日后会令他们失去一个聚脚点,促请政府增建休憩设施。

  香港商铺租金愈炒愈疯狂,不单令旺区屡现“铺王”,连带旺区以外的地区,不论是平民聚脚点或中产流连地也难独善其身,为油尖旺区基层男士服务多年的官涌戏院难抵加租80%,下月被迫结业。

字义分解

读音:guān

[guān]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官能。 ◎ 姓。

读音:chōng,yǒng

[chōng,yǒng]

水由下向上冒出来:涌泉。涌流。汹涌。泪如泉涌。 ◎ 像水涌出:涌现。涌动。风起云涌。天边涌出一轮明月。

读音:hū,huī,xì

[hū,huī,xì]

玩耍:游戏。儿戏。嬉戏。戏豫(嬉游逸乐)。二龙戏珠。 ◎ 嘲弄,开玩笑:戏言。戏弄。戏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 演员在舞台上化装表演故事的艺术:戏剧。戏文。戏码(戏曲演出的节目)。戏剧性。 ◎ 指具体剧种:京戏。黄梅戏。皮影戏。木偶戏。马戏。

读音:yuàn

[yuàn]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院子。院墙。庭院。 ◎ 某些机关、学校和公共场所名称:法院。医院。戏院。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 儿童谜语
  • 西北地区方言
  • 关于牛的歇后语
  • 重庆方言
  • 科技前沿
  • 居室对联
  • 有近义词的歇后语
  • 天文
  • 健身美容
  • 暴风雪里的夏天
  • 海南方言
  • 学习歇后语
  • 华中地区方言
  • 名著对联
  • 生物技术
  • 探险故事
  • 华南地区方言
  • 对联
  • 同音歇后语(谒后语)大全
  • 天津方言
  • 绕口令
  • 绕口令大全
  • 猪年对联
  • 内蒙古方言
  • 植物
  • 侦探故事
  • 其他谚语
  • 对联撷趣
  • 中华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