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对价的意思
对价

基本解释

   简介

  对价(consideration)原本是英美合同法中的重要概念,其内涵是一方为换取另一方做某事的承诺而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代价或得到该种承诺的承诺。

  对价:指当事人一方在获得某种利益时,必须给付对方相应的代价。

  《票据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

  如果一方当事人提供不符合双方认可的对价,不仅构成民法中的违约责任,在票据法中也被认为是无对价,只有在事后追认同意的,才构成对价。

  含义:是一方被赋予的某种权利、利益、好处、或利润,或是另一方承担的容忍、损害、损失或责任。

详细解释



   对价内涵

  对价从法律上看是一种等价有偿的允诺关系,而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对价就是利益冲突的双方处于各自利益最优状况的要约而又互不被对方接受时,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主体之间的妥协关系来解决这一冲突。换句话说,在两个以上平等主体之间由于经济利益调整导致法律关系冲突时,矛盾各方所作出的让步。这种让步也可以理解为是由于双方从强调自身利益出发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的一种补偿。

  对价需要符合的条件

  1、对价必须合法

  2、对价须是待履行或已履行的对价,过去的对价不能构成有效的对价

  3、已经存在的义务和法律义务不能作为对价

  4、对价须具有真实价值,但毋需完全等价

  5、对价必须来自受允诺人包括其代理人

  6、放弃有效的诉权构成对价

  7、部分支付不能作为偿还全部债务的有效对价,但这一规则受到禁反言规则的制约

  对价例子

  中国的股权分置

  把这一概念引入股权分置改革,其基本含义是未来非流通股转为可流通时,由于会导致流通股股价下跌,因此,流通股股东同意非流通股可流通的同时,非流通股股东也要对这一行为发生时将充分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不受损作出相应承诺。显然,这实际上是双向承诺。其目的要是展望中国股市必然并轨的未来,尤其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把对价这一法律概念引入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其特殊内涵如下:

  1、对价的双方是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类股东。

  2、对价的标物是非流通股的可流通权。未来非流通股要流通,导致流通股股价下跌,会给股民造成非流通股可流通的风险或损失,非流通股股东可流通权的获得必须要与股民对价才能实现。

  3、对价的前提是:一方为达其经济利益的最优化对可能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给予一个承诺来进行保护。

  在西方规范的股市中上市公司发起人股东持有股份的可流通属性是与生俱来的,非流通股到时候就流动出来,并不受与中小股东对价的约束。中国特殊的政策原因,导致上市公司发起人大股东在其持有的股份转入可流通问题上信息披露不充分,对这一给社会公众股东肯定会造成的风险既没披露,更无防范措施公示。因此,中国非流通股要获得流通权就必须要靠和流通股股东对价、通过赎买或者承诺才能实现。

  支持股改的核心理论是“对价”论,其基本含义是:对价,是非流通股股东为获得流通权而支付的代价。

  对价原本是英美合同法上的效力原则,其本意是“为换取另一个人做某事的允诺,某人付出的不一定是金钱的代价”,也许是“购买某种允诺的代价”。

字义分解

读音:duì

[duì]

答,答话,回答:对答如流。无言以对。 ◎ 朝着:对酒当歌。 ◎ 处于相反方向的:对面。 ◎ 跟,和:对他商量一下。 ◎ 互相,彼此相向地:对立。对流。对接。对称(chèn)。对峙。 ◎ 说明事物的关系:对于。对这事有意见。 ◎ 看待,应付:对待。 ◎ 照着样检查:核对。校(jiào )对。 ◎ 投合,适合,使相合:对应(yìng )。对劲。 ◎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对。 ◎ 双,成双的:配对。对偶。对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 ◎ 平分,一半:

读音:jià,jie,jiè

[jià,jie,jiè]

商品所值的钱数:价钱。价款。涨价。调价。待价而沽。 ◎ 商品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的基础:价值。代价。 ◎ 指“原子价”。● 价 (價) jie  ㄐㄧㄝ ◎ 方言,用在否定副词后面加强语气:不价。 ◎ 副词性词尾:震天价响。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 医疗笑话
  • 兔年对联
  • 农业谚语
  • 新疆方言
  • 成语
  • 关于牛的歇后语
  • 科普动态
  • 元旦对联
  • 中国古典名著歇后语
  • 园林花卉
  • 狗年对联
  • 西藏方言
  • 谜语
  • 学习谚语
  • 词语
  • 法制故事
  • 儿童谜语
  • 马年对联
  • 百家姓
  • 安徒生童话
  • 神回复
  • 部首
  • 宁夏方言
  • 休闲旅游
  • 浙江方言
  • 励志故事
  • 成语谜语
  • 端午节对联
  • 骂人的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