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山势高峻。 清 嵇曾筠 《五台山》诗:“摩霄跨汉何嵸巃,呼吸直与精灵通。”
(2).形容云气、雾气等聚积的样子。 明 唐寅 《题画》诗:“山意嵸巃酿早寒,数家茅屋是渔滩。” 明 袁宗道 《游百丈泉》诗:“青嶂岧嶢赴 郢 东,寒泉飞处鬱嵸巃。”参见“ 巃嵸 ”。
读音:zōng
[zōng]
同“嵷”。
读音:lóng
[lóng]
〔巃嵷(sǒnɡ)〕a.峻拔高耸,如“崇山矗矗,巃巃崔巍。”b.云气蒸腾的样子,如“山气巃巃,触石兴云。”c.聚集的样子,如“车骑并狎,巃巃通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