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侥幸于万一之民。亦指不务正业而得过且过之人。《左传·宣公十六年》:“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是无善人之谓也。” 宋 王禹偁 《上许殿丞论榷酒书》:“某窃听舆言,以为阁下将取一郡榷酒之数,分於编户,然后听其自酿而沽诸。是亦割赤子之肉飫幸民之腹也。” 宋 陆游 《寄龚实之正言》诗:“ 至和 嘉佑 须公了,乞向升平作幸民。”
读音:xìng
[xìng]
意外地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幸运。侥幸。幸存。幸免。幸未成灾。 ◎ 福气:幸福。荣幸。 ◎ 高兴:庆幸。欣幸。幸甚。 ◎ 希望:幸勿推却。幸来告语之。 ◎ 宠爱:宠幸。得幸。 ◎ 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巡幸。 ◎ 姓。
读音:mín
[mín]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 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 某族的人:汉民。回民。 ◎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 ◎ 非军事的:民品。民航。 ◎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