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not dedine to shoulder; responsibility
成语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成语举例: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这句话仔细想来,在小弟却是当仁不让。(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指该做就做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当,不能读作“妥当”的“dànɡ”;不,不能读作“bú”。
成语谜面:不拒绝好事
春秋时期,孔子主张施行仁政,为人要有仁义,孔子回答学生子张说做到恭、宽、信、敏、惠等五点就做到了仁。没有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狭窄叫宽,没有欺诈的心叫信,没有怠惰之心叫敏,没有苛刻之心叫惠。为人应该当仁不让。
读音:dàng,dāng
[dàng,dāng]
充任,担任:充当。担(dān )当。当之无愧。 ◎ 掌管,主持:当家。当权。当政。 ◎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当时。当代。当初。当今。当即(立即)。当年。当街。当院。 ◎ 面对着:当面。当机立断。首当其冲。 ◎ 相称,相配:旗鼓相当。当量(liánɡ)。 ◎ 应该:应当。理当。老当益壮。 ◎ 抵敌:万夫不当之勇。 ◎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当何罪。 ◎ 顶端,头:瓦当。 ◎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当 (當) dɑng •ㄉㄤ ◎ 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
读音:rén
[rén]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 姓。
读音:bù
[bù]
副词。 ◎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ràng
[ràng]
不争,尽(jǐn)着旁人:让步。让位。谦让。 ◎ 请:让茶。 ◎ 许,使:不让他来。 ◎ 任凭:让他闹去。 ◎ 被:让雨淋了。 ◎ 索取一定代价,把东西给人:出让。转(zhuǎn )让。 ◎ 闪避:让开。当仁不让。 ◎ 责备,谴责:“二世使人让章邯”。 ◎ 古同“攘”,侵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