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班世界气候大会,是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在南非东部港口城市德班开幕而称之。“绿色气候基金”是德班气候大会核心议题。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开幕。参加会议的来自约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专家学者以及非政府组织成员。
延续《议定书》、维护应对气候变化“双轨”机制是本次大会的一个艰巨使命。
本次大会计划持续12天,共分两个阶段,从2011年11月28日至2011年12月5日是小组谈判阶段,2011年12月6日至9日是高级别会议阶段.
德班世界气候大会 - 议程
德班会议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议程,一是落实2010年墨西哥《坎昆协议》的成果,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气候资金安排和技术转让关系到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切身利益,也是德班气候变化会议的一个焦点。气候资金安排分为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根据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发达国家应该在2010年至2012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300亿美元的“绿色气候基金”,这是短期资金。长期资金是在2012年至2020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二是关于续签《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这是各国要面对的复杂的政治任务。作为德班气候变化会议的主要议程之一,续签《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无疑将是各方在此次会议上谈判的重点。
德班世界气候大会 - 议题
讨论气候变化及应对措施。
1. 确定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量化减排指标
2. 明确非公约发达国家在公约下承担与其它发达国家可比的减排承诺
3. 落实资金、技术转让方面的安排
4. 细化《坎昆协议》中有关"三合"和透明度的具体安排[3]
德班世界气候大会 - 会议议程
2011年11月28日 大会开幕
2011年11月29日 工作会议
2011年11月30日 缔约方大会
2011年12月1-6日 COP/CMP会议
2011年12月7日 高级别会议
2011年12月8月-9日 高级别国家会议声明
2011年12月10日 大会闭幕和会议结论
德班世界气候大会 - 各方立场
欧盟
欧盟希望大会为2012年以后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确定路线图。
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公报说,为最终达成一个雄心勃勃、全面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德班大会与会各方必须确定相关行动路线图和实施期限。只有大会确定这一路线图,欧
盟才有可能接受《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与此同时,欧盟强调未来达成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协议应覆盖所有主要经济体。欧盟还为其支持《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提出了其他条件,其中包括各方针对相关行动路线图和最迟在2020年生效、全面且有法律约束力的排放控制协议,确定审议表决期限;建立一个或几个基于市场模式的新机制以促进形成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欧盟希望德班大会做出决定,设立旨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的“气候绿色基金”和相关机构。
中国:欧盟应在气候问题继续发挥领导作用
美国:《京都议定书》“不在谈判桌上”
日本:反对延长《京都议定书》立场没有改变
英国:期待发达国家减排承诺
德班世界气候大会 - 会议成果
2011年12月3日,正在南非举行的德班气候大会达成初步谈判草案,这也是大会召开以来形成的首份重要文件。这份草案面向所有的与会方,为重要议题列出各种谈判选项,草案将为大会后续进程提供指南。
2011年12月3日,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基础四国发布《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平衡的碳空间和碳金融预算》报告,报告是由基础四国专家在四国部长级会议领导下完成,报告为如何分配剩余大气空间和分配发展时间及资源提供了可操作依据,并提出了南南合作机制创新性建议。
读音:dé
[dé]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 恩惠: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 姓。
读音:bān
[bān]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 ◎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 定时开行(xíng)的:班车。班机。班期。 ◎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班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班飞机走”)。 ◎ 调回或调动(军队):班师。班兵。 ◎ 古同“斑”,杂色。 ◎ 姓。
读音:shì
[shì]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世代(a.很多年代;b.好几辈子)。世纪(指一百年)。流芳百世。 ◎ 一辈一辈相传的:世袭。世家(a.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b.《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世上。世俗(a.流俗;b.非宗教的)。世故(a.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b.处世经验)。世态炎凉。 ◎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世界。举世瞩目。公之于世。 ◎ 姓。
读音:jiè
[jiè]
边境,一个区域的边限:界石(标志地界的石碑或石块)。界标。界址。界线(a.两个地区分界的线;b.不同事物的分界;c.某些事物的边缘)。界限(a.不同事物的分界;b.尽头处,限度)。地界。 ◎ 范围:眼界。世界。自然界。 ◎ 按职业或性别等所划的人群范围:教育界。科学界。各界人士。 ◎ 指大自然中动物、植物、矿物等的最大的类别:无机界。有机界。 ◎ 地层系统分类的最高一级,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代”。“界”以下为“系”。
读音:qì
[qì]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 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 ◎ 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 ◎ 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 ◎ 欺压:受气。 ◎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 ◎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 ◎ 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读音:hòu
[hòu]
等待:等候。候车室。候选人。守候。候补。候场。候审。候诊。 ◎ 看望,问好:伺候。问候。 ◎ 时节:时候。气候。候鸟。候虫。 ◎ 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火候儿。症候。 ◎ 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现气象学上仍沿用:候温(每五天的平均温度)。
读音:dà,dài
[dà,dài]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 时间更远:大前年。 ◎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大 tài ㄊㄞˋ ◎ 古通“太”
读音:huì,kuài
[huì,kuài]
聚合,合拢,合在一起:会合。会审。会话。 ◎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会议。开会。 ◎ 重要的或中心的城市:都(dū)会。省会。 ◎ 彼此见面:会面。会见。 ◎ 付钱:会账。会钞。 ◎ 理解,领悟,懂:会心,体会。 ◎ 能,善于:会游泳。会英语。 ◎ 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会难得。 ◎ 一小段时间:一会儿。 ◎ 可能,能够:他不会来了。 ◎ 恰巧碰上:会其怒。 ◎ 为祭神而组织的活动:香会。 ◎ 应当,一定:长风破浪会有时。 ◎ 古同“绘”,五彩的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