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栗 zhànlì
[tremble; shiver] 战抖
竭力克制因过分激动而引起的战栗
战抖 ,哆嗦 ,恐惧 ,寒战 ,惊怖 ,颤抖 ,发抖 ,颤动 ,颤栗 ,震动
1.tremble; shudder; shiver
亦作“ 战慄 ”。因恐惧、寒冷或激动而颤抖。《论语·八佾》:“使民战栗。” 朱熹 集注:“战栗,恐惧貌。”《战国策·楚策四》:“ 襄王 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慄。”《资治通鉴·隋文帝仁寿四年》:“ 陈夫人 与后宫闻变,相顾战栗失色。”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赵芥堂》:“时天寒风雪交作,乡民解衣裸体,傴僂战慄。”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六章:“她狠命地咬着自己的嘴唇,也竭力克制着因过于激动而引起的战栗。”
读音:zhàn
[zhàn]
打仗:战争。战机。战绩。战略。战术。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 泛指争斗,比高下:论战。争战。 ◎ 发抖:战抖。寒战。胆战心惊。 ◎ 姓。
读音:lì
[lì]
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栗色。火中取栗。 ◎ 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战栗。 ◎ 坚实:“缜密以栗”。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