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打工者春晚的意思
打工者春晚

基本解释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春晚的套路就是一年就这么一个春节,大家有什么怨气就放下来,高兴一点。你看下面这个节目就特好特温馨,叫《我要报仇》。 ”
 
  这是北京朝阳区金盏乡皮村的新工人剧场举行的一场属于打工者自己的春晚,组织者孙恒和王德志对媒体解释,请不要说民工春晚,我们举办的是2012中国皮村打工春晚。而晚会的主持人正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没有华服、没有明星,连红地毯都是二手的,但每一个节目都讲述着打工者自己的故事,简陋的现场洋溢着歌声与笑声。晚会结束后小崔说,这是我主持过的条件最简陋、规模最小的春晚,但却是让我最感动、最亲切、最温暖的春晚。
 
 
点评:
央视名嘴崔永元去一个简陋的舞台主持农民工的春晚,正确叫法应该是打工者的春晚,这样的福利或许比给几百元过年更让他们兴奋,而这样的兴奋来源于一种被尊重、被重视的感受。对于这些经年累月在外漂泊的打工兄弟,生活不易,一场春晚可能是奢侈的,但是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朴素的问候、一份不迟到的薪水,就能成就一个有人情味儿的社会。小崔能做到,我们每一个人也能做到。
 
 

详细解释



 

“这是我主持过的条件最简陋、规模最小的春晚,但却是让我最感动、最亲切、最温暖的春晚。”——崔永元
 
“请不要再说民工春晚,民工是带有歧视性的称谓,我们举办的是打工春晚。”——组办者
 
1月8日下午,北京朝阳区金盏乡皮村,一场属于打工者自己的春晚已进行到尾声。3位演员正在表演小品《在城市安个家》,讲述一对打工夫妻在城市里奋斗的故事。
 
这个以访谈节目为背景的小品,多少模仿了上过央视春晚的《昨天·今天·明天》。充当“崔永元”的,是在北京小有名气的新工人艺术团骨干王德志。真的崔永元就在台下——他缺席了当天的中国慈善年会,专程来皮村主持打工春晚。
 
媒体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崔永元主持打工春晚是最有力的慈善”等评论纷至沓来,崔永元赶紧“实话实说”,“我没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尚,打工春晚是先约的,慈善年会是后约的,就这么简单。”

字义分解

读音:dá,dǎ

[dá,dǎ]

击,敲,攻击:打击。殴打。打杀。 ◎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 ◎ 做,造:打首饰。打家具。 ◎ 拨动:打算盘。 ◎ 揭,破,凿开:打破。打井。 ◎ 举,提起:打灯笼。打起精神。 ◎ 涂抹,印,画:打蜡。打戳子。 ◎ 写出,开出:打证明。 ◎ 捆,扎:打包裹。 ◎ 合,结合:打伙。打成一片。 ◎ 获取,购取:打水。打鱼。 ◎ 除去:打消。打杈。 ◎ 定出,计算:打算。打腹稿。 ◎ 用,采用,使用:打比喻。 ◎ 玩,玩耍:打球。 ◎ 截,停,减,退:

读音:gōng

[gōng]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工人。工人阶级。工农联盟。 ◎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工业。工业革命。 ◎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工作。工厂。竣工。 ◎ 工作量:记工。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工。 ◎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工儿。工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工力。 ◎ 细致,精巧:工巧。工整。工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 ◎ 〔工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

读音:zhě

[zhě]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者。作者。二者必居其一。来者。 ◎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者,阳城人也。 ◎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者个。者回。者番。者边走。

读音:chūn

[chūn]

一年的第一季: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a.春季和秋季;b.指年月;c.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d.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e.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 两性相求的欲望:春心。怀春。 ◎ 生机:大地回春。 ◎ 姓。

读音:wǎn

[wǎn]

太阳落了的时候:晚景。晚霞。晚会。晚报。 ◎ 一个时期的后段,在一定时间以后:来晚了。晚年。晚期。晚节。晚婚。 ◎ 后来的:晚生(旧时文人对前辈的自谦)。晚辈。 ◎ 姓。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 猴年对联
  • 有关害怕的歇后语
  • 儿童谜语
  • 科技史话
  • 对联撷趣
  • 江苏方言
  • 新疆方言
  • 交通笑话
  • 蛇年对联
  • 园林花卉
  • 猪年对联
  • 恋爱笑话
  • 吉林方言
  • 鼠年对联
  • 电脑笑话
  • 歌词笑话
  • 部首
  • 四川方言
  • 幽默故事
  • 华东地区方言
  • 江西方言
  • 对联史话
  • 数学笑话
  • 学习谚语
  • 澳门方言
  • 元旦对联
  • 宁夏方言
  • 羊年对联
  • 华北地区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