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豚yáng zǐ jiāng tún
扬子江豚在我国属于国家二级水生珍稀保护动物,它是指生活在湖北宜昌至上海长江与大海交界的淡水水域中的一个江豚物种,在洞庭湖、鄱阳湖及其支流中也有分布。通常情况下,内陆地区所说的江豚,指的就是长江江豚,也被称为扬子江豚,它是全球三个江豚亚种中唯一的淡水亚种。
扬子江豚-物种简介
江豚属鲸目、齿鲸亚目、鼠海豚科,广泛分布于太平洋沿岸水域,有3个亚种,尤以扬子亚种--长江江豚弥足珍贵。中国政府1988年就将其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后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并有望于不久升为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仅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内陆水域,是唯一的江豚淡水亚种。
扬子江豚-灭绝原因
自1996年扬子江就被列入危急濒临灭绝物种(可能灭绝物种),但2007年研究人员进行再次评估时,就是将扬子江豚确定为可能灭绝物种。
导致扬子江豚灭绝的原因包括:过量捕鱼、电网捕鱼、船只螺旋桨击打、人为建造堤坝、河流泥沙以及河水污染等。
扬子江豚-保护工作
扬子江豚的保护是与白鱀豚的保护同时进行的,中国长江豚类保护行动计划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栖息地的保护,对白鱀豚、江豚实行就地保护;建立半自然保护区,选择具备白鱀豚和扬子江豚独特栖息生境特征的长江故道,对白鱀豚和扬子江豚进行迁地保护;加强人工饲养与繁殖保护工作。
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农业部还在长江沿线的湖北监利、湖南城陵矶、江西湖口、安徽安庆及江苏镇江建立了5个保护站。国家环保总局在安徽建立了铜陵白鱀豚养护场。1992年,世界上最先进的淡水豚馆白鱀豚馆在中科院水生所建成。由于白鱀豚已经极为稀少,目前这些保护区均被用来保护江豚。
读音:yáng
[yáng]
簸动,向上播散:扬水。扬场(cháng )。扬汤止沸。 ◎ 高举,向上:扬手。扬帆。趾高气扬。扬眉吐气。 ◎ 在空中飘动:飘扬。 ◎ 称颂,传播:扬言。扬威。颂扬。扬弃。扬名。 ◎ 姓。
读音:zì,zǐ
[zì,zǐ]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 ◎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
读音:jiāng
[jiāng]
大河的通称:江山。江河。江天。江干(gān)(江边)。江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 ◎ 特指中国长江:江防。江汉。江淮。江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江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江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江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 姓。
读音:tún
[tún]
〔豚鼠〕哺乳动物,亦称“荷兰猪”、“天竺鼠”。 ◎ 小猪,亦泛指猪:豚肩。豚蹄。豚儿(谦称自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