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盐潮 - 简介
2011年3月,受日本核电站爆炸引发的“核泄漏”恐慌在全国蔓延,在绍兴、宁波、福州等江浙沿海城市开始出现抢盐潮,不少居民纷纷奔走各大超市抢购盐以备战日本核辐射污染。
出现抢盐潮原因有二:一是传言吃碘盐可防辐射,二是谣传核泄漏污染了海盐。正是由此,食盐被称为“盐王爷”。
专家说法
核医学专家:买碘盐防辐射毫无意义
“购买碘盐防辐射毫无意义。”北京阜外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何作祥教授说,就部分民众抢购碘盐的现象,他认为这更多是来自不必要的恐慌。何作祥表示,现在一些民众购买碘片,甚至抢购碘盐,这是没有意义的。日本的核泄漏,从各方信息来看,并不会对我国造成实际影响,不需要购买任何东西来防辐射,要做的是了解信息,勿过度恐慌,“我们现在的最大问题是过度恐惧,缺乏基本常识”。
其次,如果有放射性的碘进入到人体内,那么用碘片可能会减少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摄取,但现在人们担心的来自日本的核污染,则是空气、环境中的放射性,那用碘片毫无意义,至于含有微量碘的碘盐同样毫无意义。而如果服用碘片还可能有不必要的副作用。
一些民众担心海水受到日本核电站事件影响,进而污染未来制成的海盐,何作祥表示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日本这次核泄漏会影响中国的海盐,这种污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世界卫生组织:服用碘片应谨慎
新华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说,碘化钾片并不是“辐射解毒剂”,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只有在公共卫生机构的明确指导下,才需要也才能够服用。
世界卫生组织3月15日在其网站上发布信息,指出碘化钾片并不能防御外部辐射,也不能防御放射性碘以外的放射性物质伤害。
在遭受辐射之前或之后不久,服用碘化钾片可使碘在甲状腺里饱和,减少甲状腺对放射性碘-131的吸收,从而减轻癌症风险。但服用碘化钾需谨慎,如肾功能不全者服用碘片可致病,孕妇服用碘化钾会损害胎儿的甲状腺功能等。因此,服用碘化钾必须在明确的公共卫生指导下进行,不能擅自服用。
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李智民接受采访时也说,“没有受到污染就没有这个必要(补充碘)。”
沿海海盐场肯定安全
中华预防医学会全国职业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院长黄汉林说,在日本发生地震后次日即2011年3月12日,该院已开始着手对广东沿海各主要城市进行海水及海产品放射物监测。综合目前环保等部门汇总的情况显示,广东沿海至少目前是肯定没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广东沿海的海盐场肯定也是安全的。他表示,该院今后肯定将加强对海产品、海水放射性物质的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将循规定途径向社会发布。
核辐射根本不可能影响到海盐
浙江海洋学院邓尚贵教授说:“这些都是市民道听途说,囤积盐、囤积海鲜,其实都是没必要的。”
邓教授说从目前的情况看,日本核泄漏的危害是很微弱的,对人体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他说:“海洋本身就有保护跟防御的功能,碘对辐射也有防御作用,所以,核辐射根本不可能影响到食盐。”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去医院做一次胸透,它放射出来的计量是20毫西弗,现在日本核辐射所放射出来的计量也就几千微西弗,微跟毫之间相差1000倍,所以,市民真的没必要过分恐慌。”邓教授说。
读音:qiǎng,qiāng
[qiǎng,qiāng]
夺,硬拿:抢劫。抢夺。 ◎ 赶快,赶紧,争先:抢先。抢占。抢购。抢攻。 ◎ 刮,擦:磨剪子抢菜刀。 ◎ 当面责备或讽刺:抢白他一顿。● 抢 (搶) chēng ㄔㄥˉ ◎ 〔抢攘〕纷乱的样子,如“支离抢抢兮,遭世孔疚”。 ◎ (搶)
读音:yán
[yán]
无机化合物,一种有咸味的无色或白色结晶体,成分是氯化钠,用来制造染料、玻璃、肥皂等,亦是重要的调味剂和防腐剂(有“海盐”、“池盐”、“井盐”、“岩盐”等种类):盐巴。盐卤。盐分(fèn )。盐田。 ◎ 〔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基本的化学原料,多用于工业和医药。 ◎ 化学上称酸类与碱类中和而成的化合物:酸式盐。碱式盐。
读音:cháo
[cháo]
海水因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时涨落的现象:潮水。潮汐。涨潮。落潮。潮汛。潮流。潮涌。 ◎ 像潮水那样汹涌起伏的:思潮。热潮。新潮。潮红。潮热。心潮澎湃。 ◎ 湿:潮气。返潮。潮湿。 ◎ 方言,技术不高:手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