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子甘蓝 bào zǐ gān lán
别名芽甘蓝、子持甘蓝,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二年生草本植物,为甘蓝种中腋芽能形成小叶球的变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以鲜嫩的小叶球为食用部位,是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以来欧洲、北美洲国家的重要蔬菜之一,中国台湾省有少量种植。抱子甘蓝的小叶球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居甘蓝类蔬菜之首,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也较高。中国于20世纪末开始引进并种植抱子甘蓝,使之成为时兴的蔬菜。
物种概述
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甘蓝种中腋芽能形成小叶球的变种,二年生草本植物。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var.gemmifera Zenk.,别名芽甘蓝、子持甘蓝。染色体数2n=2x=18。小叶球鲜嫩,营养丰富,每100g产品含维生素C98-170mg。可炒食或加工制罐。原产地中海沿岸,由甘蓝(B.oleracea L.)进化而来。自19世纪始,逐渐成为欧洲、北美洲国家的重要蔬菜之一在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种植面积较大。中国台湾省有小面积种植。抱子甘蓝叶稍狭、叶柄长、叶片杓子形,有皱纹。茎直立,顶芽开展,腋芽能形成许多小叶球。品种分高、矮两种类型。矮生种茎高50cm左右,较早熟;高者茎100cm以上,又可按叶球大小分为大抱子甘蓝和小抱子甘蓝。大抱子甘蓝小叶球直径大于4cm;小抱子甘蓝直径小于4cm,品质较好。抱子甘蓝喜冷凉气候,耐寒性强。生长发育适温12-20℃。宜砂壤土或粘壤土。育苗移栽,定植株行距50-70cm。生育期内每亩追施氮肥约30kg,磷肥约20kg,钾肥约25kg。经常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间须结合中耕进行培土,防止植株倒伏。早熟品种定植后90-110天收获;晚熟品种需120-150天。每株可采收小叶球40个以上,重约1-1.5kg,秋播留种,种株经冬季贮藏后,翌春定植。主要病虫豁有黑腐病、菌核病、霜霉病、软腐病、立枯病,菜粉蝶、菜蛾、菜蚜、甘蓝夜蛾等,其防治与结球甘蓝同。
起源与分布
抱子甘蓝,别名芽甘蓝、子持甘蓝,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二年生草本植物,为甘蓝种中腋芽能形成小叶球的变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以鲜嫩的小叶球为食用部位,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欧洲、北美洲国家的重要蔬菜之一,我国台湾省有少量种植。抱子甘蓝的小叶球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居甘蓝类蔬菜之首,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也较高。我国于近年来开始引进并生产抱子甘蓝,使之成为时兴的特菜。
营养价值与用途
抱子甘蓝食用部分为腋芽处形成的小叶球,风味似结球甘蓝却也具有自身独特的口味,纤维少,营养丰富,每百克嫩叶中含有粗蛋白4•9克,脂肪0•4克,糖类8•3克,维生素C102毫克,维生素A 883国际单位,维生素B1 0•14毫克,维生素B2 O.]6毫克,钙42毫克,磷80毫克,铁1•5毫克,蛋白含量在甘蓝类蔬菜中是最高的。
抱子甘蓝引入中国,在北京、广州、云南等省市已有种植,面积并不大,主要是供应大型饭店和宾馆,百姓的餐桌上还不多见,不过随着许多新特蔬菜的发展,抱子甘蓝在中国的生产及市场是很有潜力的。
读音:bào
[bào]
用手臂围住:拥抱。抱小孩儿。合抱。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进取)。 ◎ 围绕,环绕:山环水抱。抱厦(房屋前面加出来的门廊,亦指后面毗连的小房子)。 ◎ 胸怀愿望,志向:抱负。 ◎ 心里存着,怀有:抱怨。抱恨。抱歉。抱憾。抱病。 ◎ 密合:衣服抱身儿。 ◎ 把他人的子女收养为自己的子女:抱养。 ◎ 量词: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抱草。 ◎ 孵:抱窝。抱小鸡。
读音:zì,zǐ
[zì,zǐ]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 ◎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
读音:gān
[gān]
甜,味道好:甘甜。甘苦。甘冽。甘落。甘之如饴。同甘共苦。甘旨(美味的食物)。 ◎ 美好:甘雨(适时而有益于农事的雨)。甘霖。 ◎ 自愿,乐意:甘愿。甘拜下风。 ◎ 姓。
读音:lán
[lán]
用靛青染成的颜色,晴天天空的颜色:蓝盈盈。蔚蓝。蓝本。蓝图。 ◎ 植物名,品种很多,如“蓼蓝”、“菘蓝”、“木蓝”、“马蓝”等。 ◎ 古同“褴”,褴褛。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