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文学,又称“手机文学”。方寸之间,领略都市生活的流行趋势;指掌之上,品味网络文字的风趣睿智。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短信文学是不是文学?莫言、方方等作家认为,短信文学虽然短小,但还是属于文学。写得好,同样可以出现流传之作,甚至是经典。
其次,短信文学是否能登堂入室称之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现在还存在争论,有人认为短信因为其先天的民间性故而很难摆脱其庸俗性的一面,由此认为它不具备登堂入室的资格。
一种新潮流
以前我们的文学载体主要是铅印,现在发现手机也可以成为载体,不仅受众更广泛,传播也更便捷、迅速。短信文学超越时空限制的传播,给疏远文学已久的大众带去了文坛的新讯息。那些多年来看过文学期刊和长篇小说的人们,从自己的手机上读到了朋友转发过来的精妙短章、韵律诗篇。在候车的间隙,在上下班途中,在被现代生活切割成片断的时间缝隙中,这些结构紧凑、构思精妙的“短信文学”,给忙碌紧张的人们带来了片刻的阅读愉悦。我认为不久将来短信文学会成为一种潮流。
读音:mǔ
[mǔ]
手、脚的大指:拇指。 ◎ 划拳(亦称“猜拳”),酒令的一种:拇战。
读音:zhǐ
[zhǐ]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 ◎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指雨。 ◎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 ◎ 点明,告知: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 ◎ 直立,竖起:令人发(fà)指(形容极为愤怒)。 ◎ 意向针对:指标。指定。 ◎ 古同“旨”,意义,目的。
读音:wén
[wén]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 刺画花纹:文身。 ◎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 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 指非军事的:文
读音:xué
[xué]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 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 ◎ 掌握的知识: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 ◎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学说。哲学。数学。小学(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