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成语字典 拼音查成语 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意思
拒人于千里之外
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

典故出处

《孟子·告子下》:“距人于千里之外。”。

近义词

拒人千里

反义词

平易近人

英文翻译

keep a good distance from <keep a wide berth to>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拒:拒绝。把人挡在千里之外。形容态度傲慢,坚决拒绝别人,或毫无商量余地。
成语举例:张天翼《速写三篇·“新生”》:“街上的店家早已把排门关得紧紧的,好像要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对人态度傲慢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鲁平公准备任用孟子的学生乐正子主持国政,孟子喜出望外,公孙丑问孟子乐正子真的很有本事吗?孟子说他论本事、见闻与知识等都不如你,他的长处是对人很好,他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很多人聚集在他身边,能治理好国家。

字义分解

读音:jù

[jù]

抵挡,抵抗:拒守。拒敌。抗拒。 ◎ 不接受:拒绝。拒谏(拒绝劝谏)。来者不拒。 ◎ 古同“矩”,方阵。

读音:rén

[rén]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 ◎ 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人,文如其人。

读音:yú

[yú]

介词(a.在,如“生于北京”;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c.对,如“勤于学习”;d.向,如“出于自愿”;e.给,如“问道于盲”;f.自,从,如“取之于民”;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 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 姓。

读音:qiān

[qiān]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千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千克(即一公斤)。千米(即一公里)。 ◎ 喻极多:千里马。千言万语。千钧一发。千虑一失。千锤百炼(a.喻多次斗争考验;b.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 ◎ 见“秋”字“秋千”。 ◎ 姓。

读音:lǐ

[lǐ]

居住的地方:故里。返里(回老家)。 ◎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弄(lòng )。 ◎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里(等于五百米)。里程牌。 ◎ 衣物的内层:被里。 ◎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里外。心里。这里。那里。 ◎ 姓。

读音:zhī

[zh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wài

[wài]

与“内”、“里”相对: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 ◎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 指“外国”:外域。外宾。外商。 ◎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 ◎ 称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 ◎ 称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 关系疏远的:外人。 ◎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 ◎ 传统戏剧角色名:外旦。外末。

千的成语
热门成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 关于动物的歇后语
  • 宗教笑话
  • 校园笑话
  • 励志故事
  • 节气谚语
  • 上海方言
  • 特产养殖
  • 带水歇后语
  • 十二生肖歇后语
  • 西北地区方言
  • 科普知识
  • 名著对联
  • 体育笑话
  • 综合谜语
  • 福建方言
  • 居室对联
  • 其他
  • 贵州方言
  • 绕口令
  • 河北方言
  • 海南方言
  • 成语
  • 畜牧兽医
  • 电脑笑话
  • 神话传说
  • 笑话
  • 饮食健康
  • 童话故事
  • 网络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