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挖片族的意思
挖片族

基本解释

  挖片族-简介

  “挖片族”是以挖碎了的古瓷片挣钱的人,这种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挖瓷片时一般是在基坑里掏小洞挖,很可能面临塌方被埋。杨晓龙也是京城“挖片族”的一员,2010年11月28日,溜进工地挖瓷片,被埋身亡。

  挖片族-职业由来

  古瓷器值钱,碎了的瓷片也有人愿意收藏。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北京的瓷片市场已很有规模。报国寺和潘家园的古玩市场,都有专门的瓷片摊位,名为“古瓷片标本”。一块画面好的明代嘉靖官窑瓷片能卖五六百元。块儿比较大的元青花、明永宣青花甚至能卖到数万元。于是就产生了一种以挖瓷片的挣钱的职业,他们被称为“挖片族”。

  挖片族-职业揭秘

  选地点

  铁锹改锥“光顾”工地

  报国寺一名瓷片摊主称,他们既做瓷片回收也自己出去挖瓷片。北京是皇城,工地挖地基少则十多米深,如发现墓群或大量文物,按程序会报由文物部门发掘。但如发现的量少或仅是瓷片,一般是私下卖掉或让文物贩子“过遍筛”。

  多名“挖片族”透露,一般来说三种地方瓷片较集中:古代的垃圾堆、古河道埠头(下水井)或盥洗场所。不过,如今北京城区新开工地越来越少,只要见到工地,“挖片族”就会拿着小铁锹和改锥“光顾”一番。

  进工地

  “小恩小惠”和“包场费”

  业内人士透露,北京的工地管理较严,“挖片族”要进工地有三招:夜晚趁保安打盹时混进去;给安保人员小恩小惠疏通;找工地负责人“包场”。比如给保安塞20元至50元不等,就能趁人少时混进工地。但前两种手法太常见,竞争对手也多,一般挖不到太值钱的东西。

  如判断出某处工地下面会有大量瓷片,就会有人找工地负责人“包场”,费用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多名“挖片族”称,近期有处大工地,据称“包场费”高达十多万元,“你跟着挖掘机后面走,一天能捡好几包。”

  如何挖

  从土层辨别瓷片年代

  工地范围普遍较大,且晚上黑灯瞎火,“挖片族”从哪里下手?

  业内人士透露,主要是找生活垃圾土层。通过土层可辨别出瓷片的年代,再看品相和花色,就能确定值不值钱。

  此外,运气很关键,可能挖了好多瓷片都不值钱,而挖到太值钱的又不一定保得住。“按规定,地下的一切文物都归国家,个人不得私自挖掘,一旦发现将会被没收。即使没惊动文物部门,工地也不会让你把值钱的瓷片白白拿走。”一名文物贩子说。

  忧安全

  “听到落土声赶紧跑”

  安全问题,也是“挖片族”最担心的。

  偷偷溜进工地,尤其是夜间,很有可能被当成小偷抓住。挖瓷片时一般是在基坑里掏小洞挖,很可能面临塌方被埋。“干久了,耳朵就尖了,听到落土声音赶紧跑,”一名干了3年的“挖片族”说,即使“包场”,一旦出现伤亡,工地负责人会断然否认其中干系。

  东城警方一名负责人表示,“挖片”涉嫌违法犯罪,情节严重的将会被追究刑责。

  挖片族-被埋身亡事件

  

  王府井一家工地内,死者父亲在亲友搀扶下走向儿子的遗体。

  2010年11月28日凌晨,王府井海港城项目工地内,3名男子溜进工地偷挖古代瓷片,其中一人突遇塌方被埋,经抢救无效死亡。 家属认为工地看管不严,存管理漏洞,要求工地赔偿。工地方表示无过错,但愿意给予人道主义抚慰。目前警方已排除刑事犯罪可能,正进一步调查此事。

字义分解

读音:wā

[wā]

掘,掏:挖掘。挖墙脚(喻拆台)。挖空心思。 ◎ 抓:挖破了。

读音:piàn,piān

[piàn,piān]

平而薄的物体:卡片。名片。 ◎ 切削成薄的形状:片肉片。 ◎ 少,零星:片段(整体当中的一段)。片刻。片面。片甲不存。 ◎ 指较大地区内划分的较小地区:分片儿开会。 ◎ 〔片假名〕日本文所用的楷书字母。 ◎ 量词,指面积、范围、景象、心意等或成片的东西:两片药。一片新气象。

读音:zú

[zú]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族规。族长。家族。 ◎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 ◎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族。 ◎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族。氏族。部族。 ◎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族。 ◎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族灭。 ◎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族而雨。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 医疗笑话
  • 兔年对联
  • 农业谚语
  • 新疆方言
  • 成语
  • 关于牛的歇后语
  • 科普动态
  • 元旦对联
  • 中国古典名著歇后语
  • 园林花卉
  • 狗年对联
  • 西藏方言
  • 谜语
  • 学习谚语
  • 词语
  • 法制故事
  • 儿童谜语
  • 马年对联
  • 百家姓
  • 安徒生童话
  • 神回复
  • 部首
  • 宁夏方言
  • 休闲旅游
  • 浙江方言
  • 励志故事
  • 成语谜语
  • 端午节对联
  • 骂人的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