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王戢传》:“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
die a martyr to one's country <die for one's country>
成语解释:舍弃身躯,报效国家。
成语举例:我想做了武将,固当捐躯报国。★清·钱采《说岳全传》第16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舍弃身躯,报效国家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躯,不能读作“qǔ”。
成语辨形:捐,不能写作“涓”。
金章宗时期,元帅高琪推荐王戢任副统军,镇守涿鹿关,元太祖成吉思汗率军南下,在涿鹿激战三天,终于抓住了王戢。王戢昂然说自己深受金主恩惠,发誓捐躯报国,为主殉难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成吉思汗觉得他是个人才就放了他。
读音:juān
[juān]
舍弃,抛弃:捐弃。捐生。捐躯。 ◎ 献助:捐资。捐献。捐助。募捐。 ◎ 旧时献钱得官职:捐官。捐纳。 ◎ 赋税的一种:车捐。房捐。
读音:qū
[qū]
身体:躯干。躯体。躯壳。身躯。为国捐躯。
读音:bào
[bào]
传达,告知:报告。报喜。报捷。报考。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报废。 ◎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简报(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报。情报。晚报。画报。报端。 ◎ 回答:报答。报恩。报仇。报国(报效祖国)。报酬。 ◎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报应。
读音:guó
[guó]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国土。国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国”)。 ◎ 特指中国的: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