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鬭棋”。亦作“鬪碁”。1.古代方士的一种法术,使棋子自相斗击。《史记·封禅书》:“於是上使验小方,鬭棊,棊自相触击。” 司马贞 索隐引 顾氏 曰:“《万毕术》云‘取鸡血杂磨鍼铁杵,和磁石棊头,置局上,即自相抵击也’。” 清 钱谦益 《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四:“鬭棋小试行军法,撒豆频夸却敌方。”
(2).下棋。 宋 秦观 《奇兵》:“奕者之闘碁也,諦分审布,失其守者,逐而攻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凡作诗文书画、饮酒斗棋与百工技艺之事,无一不具夙根,无一不本天授。”
读音:dòu,dǒu
[dòu,dǒu]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 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 形容小东西的大:斗胆。 ◎ 形容大东西的小:斗室。 ◎ 像斗的东西:斗车。斗笠。斗篷。熨斗。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 ◎ 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 ◎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 ◎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 ◎ 古同“陡”,突然。
读音:qí
[qí]
文娱项目的一类,亦特指“棋子”:象棋。围棋。棋盘。棋道。星罗棋布。举棋不定(喻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