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笠队 - 简介
斗笠队是指台北监狱为了保护陈水扁人身安全,让其安心服刑而设置的保障措施。有民众质疑这是监狱特地为陈水扁搞的特权。
陈水扁发监执行时,台北监狱曾信誓旦旦“今后只有‘1020’,没有陈水扁”,但“立委”郭荣宗等人2010年12月13日特见阿扁时,民众发现北监安排多名受刑人戴斗笠掩护阿扁。而北监受刑人以往面会时,从来没有“要求”戴斗笠的情形,且受刑人前往面会所走的路线,也和阿扁面会的动线不同。质疑特权作怪。
斗笠队 - 出现时间
北监“斗笠队”在2010年12月10日陈水扁之女陈幸妤特见时就已出现。
2010年12月13日北监再次出现一排戴着斗笠的受刑人,成一字纵队陪阿扁走出舍房,沿途所经,还加上绿色帆布阻隔,只见上下是一张张斗笠和一只只脚快速移动,中间是绿色帆布,场景有如日本“忍者”。
斗笠队 - 质疑
检察官转任律师的魏雯祈表示,因为以前受刑人“没有斗笠这种装备”,如果北监因阿扁不愿隐私曝光,可采取为他个人遮掩的一些措施,例如把动线用帆布遮挡,但要求其它受刑人和扁一样戴着斗笠,显然侵害其它受刑人人权。
斗笠队 - 监狱解释
北监说,这是基于阿扁人身安全考虑,为让受刑人安心服刑的措施,并非特权;只要有需要,北监就会采取各种措施,随时因应,处遇措施不是一成不变,更不是特权。
外界也质疑北监为了陈水扁一人,花钱购买斗笠组成受刑人“斗笠队”掩护,北监表示,他不清楚买了多少顶斗笠,因为斗笠不贵,应该没花多少钱,最主要考虑是让囚情安定。
读音:dòu,dǒu
[dòu,dǒu]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 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 形容小东西的大:斗胆。 ◎ 形容大东西的小:斗室。 ◎ 像斗的东西:斗车。斗笠。斗篷。熨斗。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 ◎ 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 ◎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 ◎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 ◎ 古同“陡”,突然。
读音:lì
[lì]
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斗(dǒu )笠。竹笠。草笠。 ◎ 竹篾编成的笠形覆盖物:笠盖。笠覆。
读音:duì
[duì]
排得整齐的行列:队列。队形。 ◎ 具有某种性质的集体:队伍。 ◎ 量词:一队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