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华之阁位于北京香山南麓,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也就是1762年。原为“宝相寺”主殿,如今寺院其他建筑已无存,仅剩此一阁。旭华之阁为无梁殿结构,其檐下嵌有石刻横额,上书“旭华之阁”,为乾隆皇帝御笔。
宝相寺是仿五台山殊相寺所建。当年乾隆皇帝在五台山礼佛,摹绘了殊相寺的文殊像,回京后命人刻成石碑。为珍藏此碑,修建了宝相寺。
旭华之阁为无梁殿结构,其檐下嵌有石刻横额,上书“旭华之阁”,为乾隆皇帝御笔。
殿内立有二块石碑,左面镌刻文殊菩萨的画像及乾隆三十二年的御笔题诗;右面是乾隆二十七年立的御制宝相寺碑。殿内正中供奉文殊菩萨塑像。
旭华之阁后原建有香林室、园庙、方庙、牌坊等诸多建筑,现均已不存,只有旭华之阁保存尚好并经重修。
旭华之阁及松堂于1984年被定为北京市文保单位。
旭华之阁整体结构保存尚好,乾隆御笔书写的“旭华之阁”四字石刻还很清晰。只是四周墙皮已出现大面积剥落,部分墙体出现开裂,而门窗也均被改造。附近居民透露:这里曾是某单位的库房,进行过整修。在旭华之阁东侧数百米处,有一处院落,里面遍植白皮松。隔着铁栅栏可以看到一座灰色亭台,俗称“松堂”,是当年焚香寺的遗存。这里相传是乾隆皇帝到团城阅兵时的休息场所。
读音:xù
[xù]
光明,早晨太阳才出来的样子:旭日东升。朝(zhāo )旭。 ◎ 姓。
读音:huá,huà,huā
[huá,huà,huā]
美丽而有光彩的:华丽。华艳。华彩。华贵。华章。华表(亦称“桓表”)。华盖。 ◎ 精英:精华。含英咀(jǔ)华。 ◎ 开花:华而不实。春华秋实。 ◎ 繁盛:繁华。荣华富贵。 ◎ 奢侈:浮华。奢华。 ◎ 指中国或汉族:华夏。中华。华裔。华胄(a.华夏的后裔;b.贵族的后裔)。华工。 ◎ 敬辞,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华翰(称人书信)。华诞(称人生日)。华居(称人住宅)。 ◎ 头发花白:华发(fà)。华颠(指年老)。 ◎ 指时光:年华。韶华。● 华 (華) huā ㄏㄨㄚˉ ◎
读音:zhī
[zh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gé
[gé]
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楼阁。滕王阁。阁下(对人的敬称,意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者而告之;现代多用于外交场合)。 ◎ 特指女子的卧房:闺阁。出阁(出嫁)。 ◎ 小木头房子:阁子。阁楼。 ◎ 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内阁(简称“阁”)。组阁。入阁。 ◎ 古同“搁”,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