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火的馀灰。后以指战乱。 北周 庾信 《奉和阐弘二教应诏》:“无劳问待詔,自识 昆明 灰。” 倪璠 注引《三辅黄图》:“ 武帝 初,穿 昆明池 ,得黑土。帝问 东方朔 , 朔 曰:‘ 西域 胡人知之。’乃问胡人,胡人曰:‘烧劫之餘灰也。’”亦作“ 昆明劫灰 ”。 元 王士熙 《骊山宫图》诗:“月中人去青山在,始信 昆明 有劫灰。” 清 钱谦益 《和高中丞平仲乘城记事》之五:“请看 襄 雒 新烽火,还道 昆明 旧劫灰。”
读音:kūn
[kūn]
子孙,后嗣:昆裔(子孙后代)。后昆。 ◎ 哥哥:昆弟(a.兄弟;b.友好亲爱)。昆仲。昆季。昆玉(称人兄弟的敬辞)。 ◎ 众多:昆虫(虫类的统称)。 ◎ 山名(a.“昆山”,在中国上海市和江苏省;b.“昆仑山”,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处,亦作“崑崙山”)。
读音:míng
[míng]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 视觉,眼力:失明。 ◎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读音:huī
[huī]
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经烧制后形成的产品:纸灰。灰烬。洋灰。灰飞烟灭。 ◎ 尘土:灰尘。 ◎ 特指“石灰”:灰墙。灰膏。 ◎ 黑白之间的颜色:灰色。灰质(脑和脊髓的灰色部分)。灰沉沉。 ◎ 志气消沉:心灰意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