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罗隐《谗书·槎客喻》:“彼河之流,彼天之高,宛宛转转,昏昏浩浩,有怪有灵,时颠时倒,而子浮浮其间。”
成语解释:苍茫浩渺。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读音:hūn
[hūn]
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昏晓(朝夕。亦指明暗)。昏定晨省(xǐng )(人子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晚上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 ◎ 暗而无光:昏暗。昏黑。 ◎ 惑乱:昏愦。昏聩。昏庸。 ◎ 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觉:发昏。昏厥(亦称“晕厥”)。昏乱。 ◎ 古同“婚”,婚姻。
读音:hào
[hào]
水大,引申为大和多:浩大。浩繁。浩荡。浩瀚。浩劫。浩淼(亦作“浩渺”)。浩气(盛大刚直之气)。浩如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