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耻之心。《论语·子路》:“子曰:‘行己有耻,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五:“名浮犹有耻,味薄真自幸。” 明 李贽 《又与焦弱侯书》:“﹝ 郑子玄 ﹞文虽不如其父子,而质实有耻,不肯讲学。”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廉耻》:“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
读音:yòu,yǒu
[yòu,yǒu]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 表示大、多:有学问。 ◎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读音:chǐ
[chǐ]
羞愧,羞辱:羞耻。雪耻。奇耻大辱。耻笑。耻骂。 ◎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