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敏感弹药 -简介
末端敏感弹药,又称“敏感器引爆弹药”,简称“末敏弹”或“现代末敏弹”或“炮射末敏弹”,是一种能够在弹道末段探测出目标的存在、并使战斗部朝着目标方向爆炸的现代弹药,主要用于自主攻击装甲车辆的顶装甲,在21世纪信息化战场上具有作战距离远、命中概率高、毁伤效果好、效费比高和发射后不管等优点。
构成
末端敏感弹药由母弹和发射装药组成。母弹包括弹体、时间引信、抛射结构、末敏子弹等。末敏子弹由减速减旋与稳态扫描系统、敏感器系统、中央控制器、先进战斗部、电源和子弹体等组成。
敏感器系统是末端敏感弹药的“火眼金睛”,其功能是在复杂的电子环境中探测和识别装甲目标,通常包括红外探测器、毫米波辐射计和毫米波雷达等。为克服单一体制敏感器性能的局限性,提高探测性能,一般采用复杂敏感器系统,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体制的敏感器结合使用,既可集合两者的优点,又可弥补彼此的缺点。由于末端敏感弹药所对付的装甲车辆都是长宽几米的较大目标,因此可以保证击中目标。
中央控制器是末端敏感弹药的“大脑”,负责驱动控制、电源管理、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和火力决策等一系列重要工作。因此,也被称为有“智慧”的大脑。
EFP战斗部可完成对目标的最终毁伤。EFP是“爆炸成型弹丸战斗部”的英文缩写,与破甲弹靠药型罩形成细而长的金属射流破甲,不同的是EFP战斗部爆炸后,药型罩被压垮变形,形成了一个短粗而密实的穿甲弹丸,其速度可达2000米/秒左右,小于破甲弹射流的速度(8000米/秒左右),侵彻深度不如射流。其战斗部优点是对炸高不敏感,而且战斗部被抛射出去后可在100米距离上穿透80-100毫米厚的装甲,同时其穿透装甲后能崩落大量碎片,以杀伤人员、破坏装备,有良好的作战性能。
特点
末端敏感弹药不是导弹,不能持续跟踪目标并主动地控制和改变弹道向目标飞行,因此其结构比导弹和末制导弹都要简单,经济性非常突出,而且可以像常规炮弹一样使用,其后勤保障和作战使用都很简单。
作战过程
末端敏感弹药通常由制式火炮平台发射,其火炮射击诸元和引信装定的操作与普通弹丸相同。末端敏感弹药经无控弹道飞抵目标上空后,延时引信发挥作用,自动启动抛射装置,并依次抛出末敏子弹。待子弹抛射出去后,充气减速器被充气展开,同时减速旋翼展开,共同对子弹实施减速减旋、定向和稳定,调整姿态。与此同时,热电池启动,开始对电子系统(含微处理器、多模传感器、中央控制器等电子控制部件)充电启动。
子弹在减速减旋装置的控制作用下开始大着角下落,在中央控制器的操控下,毫米波雷达开始测距,不断测定子弹到地面的距离。当测定结果达到预定值时,子弹在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下,抛去充气减速器,拉出涡旋式旋转降落伞,在气动力作用下展开并开始工作,带动子弹旋转降落。
随后,中央控制器根据各传感器提供的数据,开始调整探测目标信息,以抑制假目标和外界干扰,获得最大的探测攻击概率。
同时,毫米波雷达也在持续测定子弹的高度,当达到预定值时,说明弹药已经进入发挥威力有效高度,中央控制器控制各传感器开始进入扫描状态,并解除战斗部最后一道保险。通常,对目标的探测要采用两次扫描判定方式,即第一次扫过目标后,向中央控制器报告目标信息;第二次扫过目标时把目标敏感数据与特定目标的特征值进行比较,做出最后判定。第二次扫描结果如确定目标正确无误,中央控制器便发出攻击指令。如果第二次扫描结果判定为非攻击目标,则子弹继续探测其他目标。如果一直未发现目标,子弹则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上自毁。
研发状况
中国火炮末敏弹射击试验(6张)近年来,中国的末敏弹技术取得瞩目成果:继自主研制成世界一流的火箭末敏弹武器之后,又取得炮射末敏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和跨越。据介绍,中国末敏弹研制在总体设计、抗高过载、小型化、稳态扫描、多模复合探测等方面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制成功的多模复合探测识别系统在探测识别、抗干扰、环境适应、瞄准定位等性能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中国这两年还出版了具有原创性技术和理论成果的《末敏弹系统理论》、《灵巧弹药工程》等专著,基本形成了中国末敏弹先进的设计、分析、仿真、试验、评估的方法和理论体系,使中国成为继美、俄、德等国之后能自主研发先进末敏弹的国家。
瞩目成果展示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7日在北京发布其最新完成的《2010-2011学科发展报告》披露,近年来,中国智能弹药——末敏弹技术取得瞩目成果:继自主研制成世界一流的火箭末敏弹武器之后,又取得炮射末敏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和跨越。
据介绍,中国末敏弹研制在总体设计、抗高过载、小型化、稳态扫描、多模复合探测等方面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制成功的多模复合探测识别系统在探测识别、抗干扰、环境适应、瞄准定位等性能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中国这两年还出版了具有原创性技术和理论成果的《末敏弹系统理论》、《灵巧弹药工程》等专著,基本形成了中国末敏弹先进的设计、分析、仿真、试验、评估的方法和理论体系,使中国成为继美、俄、德等国之后能自主研发先进末敏弹的国家。
中国科协报告还提出,在核电等高端大锻件技术研发和制造方面,中国基本掌握了600吨级特大型钢锭的制造技术和大型锻造过程材料组织控制技术,“二代加”核电核岛主设备全部锻件实现批量生产,“三代”核电AP1000核岛锻件全部研制成功。此外,三峡水电站右岸机组实现用空冷技术代替水冷技术的重大突破,生产出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700兆瓦级全空冷水轮发电机。
在心理学科领域,中国科研人员近两年通过“国民重要心理特征调查”和“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研究,持续针对各个年龄阶段、各个职业群体进行系统、科学的心理调查和监测,已建立包含多个指标的国民心理特征大型基础数据体系。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表示,进入21世纪,中国科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但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还较弱,表现在学科建设方面,符合高新技术与战略产业发展需要的学科体系尚不完善,学科间集成创新的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学科建设任重道远。
中国科协当天共发布22个学科年度报告,包括化学、心理学、机械工程、兵器科学、食品科学、药学等。
中国陆军已装备末制导炮弹,但末制导炮弹造价较高,在火炮配备的全部弹药中只能占据少量比例。
除作为炮弹外,造价低廉的末敏弹更适用于作为反坦克子母弹,可大幅提高战机反坦克的效率。
末敏弹是“末端敏感弹药”的简称,是一种能够在弹道末段探测出目标的存在,并使战斗部朝着目标方向爆炸的弹药。末敏弹主要用于攻击装甲车辆的顶装甲。
《2010-2011学科发展报告》披露,中国继自主研制成世界一流的火箭末敏弹武器之后,又取得炮射末敏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和跨越。
读音:mò
[mò]
尖端,梢: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 ◎ 最后,终了:末了(liǎo )。末尾。末日。末代。穷途末路。 ◎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末业。末技。舍本逐末。 ◎ 碎屑:末子。碎末。 ◎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正末。副末。外末。末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读音:duān
[duān]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丽。端然。端庄。端秀。端静。端坐。 ◎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zhòng )。品行不端。 ◎ 事物的一头:端的(dì)(a.事情的经过,底细;b.的确,果然;c.究竟。均亦称“端底”)。端倪。端详。事端。争端。 ◎ 用手很平正地拿:端盆。端碗。端茶。把问题端出来说清楚。 ◎ 姓。
读音:mǐn
[mǐn]
迅速,灵活:敏捷。敏感。敏锐。敏达(敏捷而通达事理)。灵敏。聪敏。神经过敏。 ◎ 奋勉:敏求(勉力以求)。
读音:gǎn,hàn
[gǎn,hàn]
觉出:感触。感觉。感性。感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官。 ◎ 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感动。感想。反感。好感。情感。敏感。感染。感召。感慨。感喟。感叹。自豪感。感人肺腑。百感交集。 ◎ 对人家的好意表示谢意:感谢。感恩。感激。感愧。
读音:dàn,tán
[dàn,tán]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弹丸。子弹。弹雨。枪弹。氢弹。导弹。手榴弹。原子弹。 ◎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弹,右摄丸”。
读音:yào
[yào]
可以治病的东西:药材。药物。补药。毒药。草药。中药。西药。药剂。药膳。药到病除。良药苦口。 ◎ 有一定作用的化学物品:火药。炸药。杀虫药。 ◎ 用药物救治:不可救药。 ◎ 毒死:药老鼠。 ◎ 古同“约”,缠。 ◎ 草名,即“白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