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市)。早年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多年。安史之乱中逃离长安,寓居成都,建草堂。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诗作揭露社会矛盾,反映民生疾苦,显示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练。《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高》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
读音:dù
[dù]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 阻塞(sè),堵塞(sè):杜绝。杜塞(sè)。杜门谢客,防微杜渐。 ◎ 〔杜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 ◎ 姓:杜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读音:fǔ
[fǔ]
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后指人的表字(亦作“父”):台甫(询问别人名号的礼貌用语)。 ◎ 刚刚,才:年甫弱冠。惊魂甫定。 ◎ 大:“无田甫田”(不要去耕大田)。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