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幽隐晦。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上》:“ 稚 ( 韩稚 )以答闻於帝,帝曰:‘悠哉杳昧,非通神达理者,难可语乎斯道矣!’” 明 黄省曾 《<西京杂记>序》:“乃遡忆其所不録之故,大约有四,则猥琐可略,闲漫无归,与夫杳昧而难凭,触忌而须讳者也。”
读音:yǎo
[yǎo]
无影无声:杳无音信。杳然无声。杳如黄鹤(喻人或物全无踪影)。 ◎ 幽暗,深广:杳渺。杳冥。
读音:mèi
[mèi]
暗,不明:幽昧。昧旦(清晨还未明亮时)。 ◎ 昏,糊涂,不明白:愚昧。蒙昧。素昧平生(一向不认识)。 ◎ 目不明:“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 ◎ 隐藏,隐瞒:暧昧。昧心(违背良心做坏事)。 ◎ 冒犯:冒昧(多作谦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