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志,改变心志。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名身孰亲》:“知止之人,贵为天子,不以枉志;贫处巖穴,不以幽神。”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救祖考之邦坏,在幽人而枉志。” 唐 柳宗元 《为户部王叔文陈情表》:“岂虑未效涓尘,遽迫方寸……虽欲徇公,无由枉志。”
读音:wǎng
[wǎng]
弯曲,弯屈,引申为行为不合正道或违法曲断:枉道。矫枉过正。贪脏枉法。枉己正人(自己身子不正,倒去矫正别人)。 ◎ 冤屈:枉死。冤枉。 ◎ 屈就,用于别人,含敬意:枉驾(a.称对方来访自己;b.请对方往访他人)。枉顾(称对方来访自己)。枉临(称对方来访自己)。 ◎ 徒然,空,白:枉然。枉自。枉费心机。
读音:zhì
[zhì]
意向: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 ◎ 记,记在心里: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 记号:标志。 ◎ 记载的文字: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 ◎ 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志子。用碗志志。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