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燃料用的杂木。《墨子·节葬下》:“ 秦 之西,有 仪渠 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宋史·食货志下八》:“其餘橘园、鱼池……柴薪、地铺、枯牛骨、溉田水利等名,皆因诸国旧制,前后屡詔废省。”
读音:chái,zhài
[chái,zhài]
烧火用的草木:柴草。柴火。柴门。火柴。木柴。 ◎ 烧柴祭天:“柴于上帝”。 ◎ 瘦,不松软:柴鸡。柴心儿。 ◎ 姓。
读音:xīn
[xīn]
柴火:薪苏(打柴割草)。薪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