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ǎo lǎo yàng
解释:是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盛物器具。唐寅《题崔娘像》诗:“琵琶写语番成怨,栲栳星金买断春。”由于器具呈圈形,故圈椅的椅圈也称“栲栳样”。见“椅圈”。
读音:kǎo
[kǎo]
〔栲栳〕a.一种用竹子或柳条编的盛东西的器具,形状像斗,亦称“笆斗”;b.夸张地形容人或某些动物的头部。 ◎ 常绿乔木,叶长圆状披针形,果实球形,有短刺。木材坚硬,可做船橹、轮轴等。树皮含鞣酸,可制拷胶,又可制染料。
读音:lǎo
[lǎo]
〔栲栳〕见“栲”。
读音:yàng
[yàng]
形状:样子。模样。图样。同样。装模作样。 ◎ 种类:花样。各种各样。 ◎ 做标准的东西:样板。样本。样品。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