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数节 - 概述
3月12日是植树节,许多地方的一些官员又要汇报植树的数目,然而年年都种了许多树,年年都是成绩斐然,但现实中我们身边的树木增加并不多,北方的沙尘暴也不减少,其实就是我们一些地方,领导官员的植树成绩,只看植树数量,不看成活的树有多少,如果植树节也成了炫耀政绩的载体和工具,植树节的本来意义无疑就落空了。
产生原因
每年3月12日,打开电视机或翻开报纸,随时都能看到关于植树造林的报道,甚至各级政府编发的简报上也少不了各单位上报的数字:林业部门上报农民开荒植树造林多少亩;机关上报领导干部带头植树多少棵;团委、妇联上报团员、妇女植树多少面积,从数字上看国民的绿化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有些地方上报的数字却令人怀疑,某地机关干部在路旁、渠边植树造林的报道见诸报端;可是到了今年3 月初,该地机关干部在路旁、渠边植树造林的文章又见报纸。同一地点,同一内容,不同的是数字比去年更大,参加植树的人数比去年更多,这就不免让人生出疑问:年年都在一个地方植树,树都栽到哪里去了?
有些地方的领导一听上级讲植树造林,就提前做表面文章,专门选择一些比较显眼的路旁、渠边,运来树苗,插上红旗,请来几位主要领导,架势一摆,铁锹一拿,结果报纸上见名、电视上见影。
植树造林的“雷声”一阵比一阵大,至于是否“下雨”那就另当别论了。如从某地近10年上报的植树造林数字看,足足可以成为一个“人工森林”。可是该地却年年植树不见树,植树节变成了“植数节”。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把植树作为做“官样文章”的手段,使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真正成为国民的自觉意识、自觉行动。
官僚现象
2008年各市往河北省报的造林数字是328万亩,经过实地核查,实际只有160万亩,仅是上报数字的49%。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河北省林业局局长自揭其短,少种树、多报数,下级报数字,上级不核实,成了林业战线一种特有的官僚主义现象。
每年春季开始的植树高潮,用一些老百姓的话讲,又像在“植数”。不信,把这么多年来各地公开发布的植树量加起来,估计全国都找不到再能种下树的地方了。但实际上我们的森林覆盖率仍“高居”世界下游。河北省自揭其短,实际植树不足上报数字的一半,勇气可嘉,那么全国其他地区都实报实销吗?如果把这些水分数字加在一起,该不该令人震惊!
措施
1、植树要落到实处,“植数”很简单,植树难;然而植树也不难,成活最难。树种到地里山上,不光是种了一个数、一棵树,更得长成一片荫才行,否则便失了植树的意义。
2、保证成活率,只管种,只管在植树节期间种,不管成活率,即使上报的是真实的植树数字,也有形象工程之嫌。
3、不能只注重形象工程,要整体合理规划、合理分配资源,植树是为子孙后代打算,不能搞成形象工程。
4、逐步完善相应的监督体系,层层监督落实,近些年相关法规很完备了,人们的护绿养绿意识也有很大提高,但是光有法规、光有群众的意识,远远不够,必须得有完备的核查处罚体系相配套。
5、要在本质上克服官僚现象,而一种特有的官僚主义现象的产生,正是因为这一环节的缺失,报多报少一个样,多报可能还有奖,谁不往多里汇报呢?
读音:zhí
[zhí]
栽种:种植。培植。栽植。植树。 ◎ 树立:植立。植志(立志)。 ◎ 戮住,竖起:植耳。 ◎ 生物的一大类,谷类、花草、树木等的统称:植物。植被。植保。 ◎ 古代军中监督工事的将官:“华元为植,巡功。”
读音:shù,shǔ
[shù,shǔ]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数目。数量。数词。数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数控。 ◎ 几,几个:数人。数日。 ◎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 命运,天命:天数。气数。● 数 (數) shuò ㄕㄨㄛˋ ◎ 屡次: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读音:jié,jiē
[jié,jiē]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 礼度:礼节。 ◎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