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植物声频技巧的意思
植物声频技巧

基本解释

  植物声频技巧 - 简介

  植物声频技巧又称植物声频控制技术,是一项新兴物理农业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给植物播放特定频率的声波,与植物自发声的频率产生谐振,提高光合效率,促进生长发育达到增产增收。

  植物声频技巧 - 历史

  

  人类对于植物声控技术至少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中国宋代的沈括、王灼分别在其著作《梦溪笔谈》和《碧鸡漫志》里记载了一个草木知音的故事:当时的一位作曲家创作了一支叫作虞美人操的曲子,可以使江南的一种虞美人草枝叶舞动。

  100多年前,达尔文也曾给含羞草连续吹奏巴松管,希望用音乐引起它的羽状复叶运动。尽管实验没有胜利,但他却鼓励着许多后来人坚持不懈地从事植物声学方面弟到索。

  植物声频技巧 - 原理

  植物声频技巧,其道理是根据植物的声学特征,经过议定对植物播放特定频率的声波,与植物本身固有的心理系统波频产生共振,从而进步植物活细胞内电子流的活动速度,刺激植物的心理活动,促使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张开,加强对营养精神的吸取、传输和转化,进步植物的光合作用效果,从而促进生长发育,到达增产、增收、优质、抗病的目标,并裁减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

  植物声频技巧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等国有多年探讨与应用,中国在这方面还方才起步。

  植物声频技巧 - 声频发生器的构造

  植物声频发生器看起来像音箱,四面各有一个喇叭,可支放在田间向四周发射声波。这些声波听起来像长短不一、高低不同的风笛声,可向周围360°的范围发射声波,在有效半径范围内作用于农作物。

  植物声频技巧 - 试验证实

  《流言终结者》是美国探索频道的一档深受欢迎的科普电视节目,由特效专家亚当·沙维奇和杰米·海纳曼主持,每期节目针对各种广为流传的谣言和都市传奇进行实验。

  由于这个试验需要长期的过程,《流言终结者》节目只能说是几乎证实了给植物放音乐,植物真的会长得比较好,这一结论。因为音乐是有声波的,声波可以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所以植物就生长得快。

  法国一位园艺家将耳机套在一个番茄上,让它每天听3小时的音乐,结果这个番茄长到2.5公斤,创造了世界纪录。法国国家研究中心的科学家用超声波培植蔬菜,蔬菜在超声波的“乐曲”声中“闻歌起舞”,生长速度增加1倍以上。前苏联和英国的科学家也用超声波种出了25公斤重的大萝卜和27公斤重的卷心菜。

  超声波为什么会促进农作物生长?科学家初步认为超声波能够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细胞分裂,从而加快植物的生长。此外,植物喜欢听的音乐是比较柔和,缓慢,小声的,没有刺激性的音乐,如摇篮曲。

  这一结论在很多研究机构也得到了证实,研究者们一致认同的是,植物只喜欢轻音乐。

  植物声频技巧 - 试验成果

  声频控制技术从1995年至今在海内外的30多种作物、蔬菜、花卉和果树上进行了7年的试验、示范,记录下一串串振奋人心的数字:

  玉米经声频技术处理后,苗高增加17%以上,穗长增加22%以上,成熟期提前7至10天,增产达38%以上。

  在温室试验中,3种生菜经声频处理后平均鲜重增加45¥以上,田间试验增产40%以上。

  草莓经声频处理后,含糖量增加24%以上,Va、Vc、Vb含量分别增加了50%、213%、900%以上,33种矿物质元素有31种增加,2种减少。

  植物声频技巧 - 中国的发展

  这项技术为在中国率先举起物理农业大旗的青岛物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有。该技术的发明者、生物物理学家侯天侦早年毕业于中科院沈阳林业土壤学院,曾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多年。他发现植物具有类似于人体经络的控制系统,创立了植物经络学说。 该项基础理论研究1994年通过了新疆科委主持的鉴定,鉴定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1995年,侯天侦教授再次赴美合作,进行了5年的研究和大面积弟碉间试验。他针对植物普遍具有自发声和接受声弟地性,精确地测定出植物的自发声和接受

  声的频率,并通过频谱分析,找到了能够刺激植物生长的最佳频率和波段,使之与植物的自发声发生谐振,匹配吸收,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综合吸收能力,促进其科学生长发育,达到增产、优质、抗病的目的。由此,发明了植物声频控制技术,研制出植物声频发生器。

  中国时任住美大使李道豫派遣晒馆科技参赞王曾荣和农业官员专程到试验基地考察后,向国家科委汇报了这一情况。1997年2月,国家科委组团赴美请侯教授回国进行该项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2005年,咸水沽镇头道沟科技示范区安装了一台声波助长仪,通过对大葱、萝卜等蔬菜进行应用和对比,效果明显,大葱亩增产10%以上。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于2006年正式引进植物声频控制技术,2008年已在5000余公顷棉田上应用。种植研究表明,植物声频控制技术提高了植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关键物质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提高了光能利用率,促进了棉花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3年试验平均增产12.7%。

  植物声频技巧 - 质疑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前所长叶和春研究员表示,虽然植物接受声和自发声的现象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被上海植物生理所验证存在,但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植

  物经络学说”始终无法在一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所以也未曾得到普及和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系教授王学臣表示:“此类项目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增产数字没有确实根据,不应被媒体宣传报道。”

  中国农大生物学院植物生理生化系娄成后院士表明,植物在接受振荡和摇动后会产生长矮或长壮的形态变化;音乐可以使植物性状发生变化;跳舞草的迎风

  舞动等等自然现象很早就有人提出,但是由于缺乏可靠的科学论据始终不能著书立说。对于此项产品在技术宣传中提到的能够使农作物增产增收和改变品质的说法,他表明“难以令人信服”,认为有关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只有0.5的SCI周边刊物《美国中医杂志》上,本身好像已经可以说明问题。而那些增产数字,他认为并不能代表什么。

字义分解

读音:zhí

[zhí]

栽种:种植。培植。栽植。植树。 ◎ 树立:植立。植志(立志)。 ◎ 戮住,竖起:植耳。 ◎ 生物的一大类,谷类、花草、树木等的统称:植物。植被。植保。 ◎ 古代军中监督工事的将官:“华元为植,巡功。”

读音:wù

[wù]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物。生物。物体。货物。礼物。文物。物价。物质。地大物博。物极必反。 ◎ 内容,实质:言之有物。 ◎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物。物望所归(众望所归)。

读音:shēng

[shēng]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 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 名誉:名声。 ◎ 音乐歌舞: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读音:pín

[pín]

屡次,连次:频繁。频仍。频数(shù)(次数多而接连)。频率(lǜ)。频谱。捷报频传。 ◎ 危急:“国步斯频”。 ◎ 并列:“百嘉备舍,群神频行”。 ◎ 古同“颦”。

读音:jì

[jì]

才能,手艺:技术。技巧。技艺。技能。技法。黔驴技穷。雕虫小技。

读音:qiǎo

[qiǎo]

技能好,灵敏:巧妙。巧思。巧劲。巧干(gàn )。精巧。轻巧。乖巧。心灵手巧。巧发奇中。 ◎ 美好:巧笑(指美好的笑貌)。 ◎ 虚伪(特指语言):巧言。巧诈。巧辩。巧言令色。 ◎ 恰好:巧合。巧遇。恰巧。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 甘肃方言
  • 爱情笑话
  • 手机笑话
  • 广东方言
  • 儿童笑话
  • 数学笑话
  • 格言对联
  • 法制故事
  • 动物谜语
  • 科普动态
  • 山东方言
  • 搞笑图片
  • 动物
  • 对联创作要点
  • 名人故事
  • 交通笑话
  • 自然科普
  • 虎年对联
  • 微博段子
  • 乔迁对联
  • 英语谜语
  • 谜语
  • 青海方言
  • 成语造句
  • 对联
  • 中华五千年
  • 谚语
  • 侦探故事
  • 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