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李贽《为黄安二上人书》之三:“对高洁人谈高洁,已为止沸益薪,况高洁十倍哉!”
成语解释: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比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读音:zhǐ
[zhǐ]
停住不动:止步。截止。 ◎ 拦阻,使停住:止痛。禁止。 ◎ 仅,只:止有此数。不止一回。 ◎ 古同“趾”,脚;脚趾头。
读音:fèi
[fèi]
开,滚,液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发生气泡,表面翻滚,变成蒸气:沸点。沸水。沸涌。沸腾(亦喻事物蓬勃发展或情绪高涨)。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人声鼎沸。 ◎ 波涌的样子:沸郁(a.翻涌的样子;b.愤懑不平的样子)。
读音:yì
[yì]
增加:益寿延年。增益。损益。 ◎ 好处,有好处:利益。益处。公益。权益。受益非浅。 ◎ 更加:益发。日益壮大。 ◎ 古同“溢”,水漫出来。
读音:xīn
[xīn]
柴火:薪苏(打柴割草)。薪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