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学家寻找向地球抛射彗星的死亡之星
摘要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目前正在寻找一颗围绕太阳运转的“死亡之星”,他们认为这颗恒星将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彗星抛向地球。这颗恒星还被天文学家以希腊复仇女神的名字命名为“涅墨西斯”(Nemesis),其大小是木星的5倍,可能是造成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那次撞击的罪魁祸首。
死亡之星-个体形态
棕矮星与太阳、地球的关系
据科学家预测,“涅墨西斯”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2.5万倍,或者三分之一光年。其大小是木星的5倍。天文学家认为,它是属于一类称为棕矮星或红矮星的天体——产生的能量不足以令其像太阳一样燃烧的“失败的恒星”。
死亡之星-存在的证明
奥尔特云带
能证明“涅墨西斯”存在的重要线索是一颗称为“赛德娜”的神秘矮行星,它以一条1.2万年长的椭圆形轨道绕太阳旋转。为了找到这颗行星,美国航天局在2009年发射了广域红外探测器(WISE)。这种热敏太空望远镜于2010年1月开始对太空进行探测,估计能发现太阳周围25光年远的1000颗棕矮星,并最终在10月耗尽燃料。距离地球最近的正常恒星约为4.5光年远。天文学家认为,太阳系被大量冰质天体所包围,这些天体处于一个名为“奥尔特云”(Oort cloud)的地带,与地球的距离是“涅墨西斯”与地球之间距离的两倍。
有些冰质天体从奥尔特云带被“踢出”,作为彗星(由冰粒、尘埃和岩石构成的巨大雪球)向地球疾驰而去,有科学家认为“死亡之星”的引力影响是这些冰质天体被“踢出”奥尔特云带的罪魁祸首。古生物学家戴维-劳普(David Raup)和杰克-塞普考斯基(Jack Sepkoski)研究发现,在过去2.5亿年的漫长岁月中,地球每隔2600万年会发生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而彗星撞击被认为是这些灾难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恒星都有一个以上的伴星,这使得太阳的“单身地位”显得不同寻常。
赛德娜
“赛德娜”的发现者迈克-布朗说:“‘赛德娜’是一个非常奇异的天体——它本不应该出现在那里!它从来不会出现在任何靠近巨行星或太阳的地方。它以这种非常奇异的轨道运行,距离那里非常遥远。唯一能解释这种奇特现象的就是有巨大的天体将‘赛德娜’踢了出去。”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教授约翰-马特斯(John Matese)指出,存在于内太阳系的大部分彗星看上去都来自于同一个区域——奥尔特云带,而太阳伴星的引力会不断向外抛射彗星。他认为,这颗伴星的大小是木星的5倍,地球的7000倍。马特斯说:“从统计学上讲,有显著的证据证明彗星的大密度聚集可能是由太阳的伴星引起的。
读音:sǐ
[sǐ]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死亡。死讯。死刑。死囚。死棋。死地。生离死别。死有余辜。 ◎ 不顾生命:死志(牺牲生命的决心)。死士(敢死的武士)。死战。 ◎ 固执,坚持到底:死心塌地。死卖力气。 ◎ 无知觉:睡得死。 ◎ 不活动,不灵活:死结。死理。死板。 ◎ 不通达:死胡同。死路一条。 ◎ 过时,失去作用:死文字。 ◎ 极,甚:乐死人。
读音:wáng,wú
[wáng,wú]
逃:逃亡。流亡。 ◎ 失去:亡佚。亡羊补牢。 ◎ 死:伤亡。死亡。 ◎ 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
读音:zhī
[zh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xīng
[xīng]
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一般指夜间天空中发光的天体:星球。恒星。行(xíng )星。卫星。披星戴月。 ◎ 细碎的小颗粒东西:火星儿。 ◎ 秤等衡器上记数的点:定盘星。 ◎ 军官衣领上的徽记:五星将军。 ◎ 形容夜间:星行。星奔。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星宿。 ◎ 像星一样排列,分散:星星点点。 ◎ 喻某一方面新出现的杰出人物:影星。歌星。 ◎ 古代妇女面上所饰的花点。 ◎ 以星象推算吉凶祸福的方术:星术。星相(xiàng )。 ◎ 原子核物理学上指高能粒子射入核乳胶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