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名词解释:
氧化剂
定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的物质。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它本身被还原。
氧化剂 - 概述
氧化剂是氧化还原反应里得到电子或有电子对偏向的物质,也即由高价变到低价的物质。氧化剂从还原剂处得到电子自身被还原变成还原产物。氧化剂和还原剂是相互依存的。 氧化剂在反应里表现氧化性。氧化能力强弱是氧化剂得电子能力的强弱[1],不是得电子数目的多少,如浓硝酸的氧化能力比稀硝酸强,得到电子的数目却比稀硝酸少。含有容易得到电子的元素的物质常用作氧化剂,在分析具体反应时,常用元素化合价的升降进行判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
氧化剂 - 典型氧化剂
氧化剂
Cl2,Br2,O2.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MnO2等.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硫酸,HNO3等,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等,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在氧化还原反应里,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升失氧还氧,降得还氧还。因为初学者一般无法较为准确的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如乱麻一样的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读,固有这样一个绕口令,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做还原剂(有还原性)所得的产物是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得到电子,在反应中被还原,做氧化剂,(有氧化性)产物为还原产物,据有还原性。在这里要注意一点反应规律,及还原剂的还原性应该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氧化剂的氧化性要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氧化剂 - 常见的氧化剂
常见的氧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被还原的物质。
(1)典型的非金属单质如F2、O2、Cl2、Br2、I2、S等(其氧化性强弱与非金属活动性基本一致)。 (2)含有变价元素的高价化合物,如KMnO4、KClO3、 浓 H2SO4 、HNO3、 MnO2 、FeCl3等。 (3)金属阳离子如:Fe3+、Cu2+、(H+)(在金属与酸、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如反应Fe+CuSO4=FeSO4+Cu中,实质上是Cu2+离子氧化Fe原子,Cu2+作氧化剂,Fe是还原剂) 常见的还原剂是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被氧化的物质。 (1)典型的金属单质如:K、Ca、 Na、Mg等(其还原性强弱与金属活动性基本一致) (2)某些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如:H2、C、CO。 (3)有变价元素的最低价态化合物如:H2S、HI、HBr、HCl (4)非金属阴离子如:S2-、I-、Br-、Cl-
读音:yǎng
[yǎng]
一种气体元素,无色、无味、无臭。氧在冶金工业、化学工业中用途很广,也是人和动、植物呼吸所必需的气体:氧化。臭氧。输氧。氧割。氧化焰。
读音:huà,huā
[huà,huā]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 ◎ 习俗,风气:有伤风化。 ◎ 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
读音:jì
[jì]
配合而成的药:剂型。剂量(liáng)。药剂。清凉剂。 ◎ 量词,用于若干味药配合起来的汤药,亦称“服(fù)”、“付”:一剂药。 ◎ 做馒头或饺子等面食时,从和好的面上分出来的小块儿:面剂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