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辛亥革命前夕的 四川 保路运动中,革命者为发动人民武装起义,将 成都 血案的消息写于木板之上,涂以桐油,投入江中,传遍各地,谓之“水电报”。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对于远方的县份,当时的宣传方法是利用水电报。”
读音:shuǐ
[shuǐ]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 河流:汉水。湘水。 ◎ 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库。水利。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水可载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 ◎ 液汁:水笔。墨水。 ◎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外水。肥水。 ◎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水了。 ◎ 姓。
读音:diàn
[diàn]
物理学现象,可通过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获得的一种能,用以使灯发光、机械转动等:电力。电能。电热。电台。 ◎ 阴雨天,空中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光:闪电。雷电。 ◎ 指电报:通电。贺电。 ◎ 指打电报:电邀。电汇。电告。 ◎ 遭受电流打击:电了我一下。
读音:bào
[bào]
传达,告知:报告。报喜。报捷。报考。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报废。 ◎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简报(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报。情报。晚报。画报。报端。 ◎ 回答:报答。报恩。报仇。报国(报效祖国)。报酬。 ◎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