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永乐大钟的意思
永乐大钟

基本解释

   拼音:yǒng lè dà zhōng

  永乐大钟简介

  北京的大钟寺,原名觉生寺,觉生寺的大钟是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所以叫“永乐大钟”。铜钟悬挂在大钟楼中央巨架上,通体褚黄,高6.75米,直径3.7米,重46.5吨。钟唇厚18.5匣米,钟体光洁,无一处裂缝,内外铸有经文230184字,无一字遗漏,铸造工艺精美,为佛教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珍品。

  撞击之,音色好,衰减慢、传播远。轻撞,声音清脆优扬,回荡不绝达一分钟。重撞,声音雄浑响亮,尾音长达2分钟以上,方圆5o公里皆闻其音。据冶金部门分析,该钟配方科学,钟体强度达最佳值,故受撞五百多年,仍完好如初。此钟的悬挂方法符合力学原理,悬钟木架采用八根斜柱支撑,合力向心,受力均匀,大钟悬挂在主梁上,全靠一根长一米、高14厘米、宽6.5匣米的铜穿钉,穿钉虽承受几十多吨的剪应力而安然无恙。钟体内外皆铸有经文,外面为《诸佛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弥陀经》和《十二因缘咒》,里面为《妙法莲花经》,钟唇为《金刚股若经》,蒲牢(钟纽)处刻《楞严咒》等,计有经咒17种,皆汉字楷书,字体工整,古朴道劲,匀称地分布在钟体各处,相传是明初书法家沈度的手笔。当初明成祖铸造这么多佛经於钟上,为的是弘扬佛法,使佛经传诸久远。二十三万多字的佛经铸在钟上,击钟一下,字字皆声,等于诵读一遍经文,自然是功德无量。15世纪初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营建京师有三大工程,即故宫、天坛、永乐大钟。明成祖铸造大钟,是为宣扬“壮举”。大钟铸好后,先挂在宫中,明万历年间移置万寿寺,清雍正十一年移置觉生寺。钟身内外铸满阳文楷书佛教经咒,是明初馆阁体书法艺术代表作。大钟所铸经文,几百年来误传是《华严厉经》,故有“华严钟”的叫法。近年查明钟上所铸乃以明永乐帝御制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和以《法华经》为主的八种经,并无《华严经》。大钟铸造精致,钟形弧度多变,周身无磨削加工痕迹,充分显示铸造工艺高超,奇妙独特。

字义分解

读音:yǒng

[yǒng]

水流长:“江之永矣”。 ◎ 久远:永远。永生。隽永。永昼(长昼)。永年(a.整年;b.长寿)。永诀。永志不忘。永垂不朽。 ◎ 古同“咏”,以诗词等来叙述。

读音:lè,yuè

[lè,yuè]

欢喜,快活;快乐。乐境。乐融融。乐不可支。其乐无穷。乐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乐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乐。逗乐。 ◎ 对某事甘心情愿:乐此不疲。乐善好(hào )施。 ◎ 笑:这事太可乐了。

读音:dà,dài

[dà,dài]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 时间更远:大前年。 ◎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大 tài  ㄊㄞˋ ◎ 古通“太”

读音:zhōng

[zhōng]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钟。编钟(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钟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 ◎ 计时的器具:钟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钟。钟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 ◎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钟头(小时,如“开了一个钟钟的会”)。 ◎ 杯子。 ◎ 集中,专一:钟情(感情专注)。钟爱(特别爱)。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 古代器名,一种圆形铜壶。 ◎ 中国古代计量单位,春秋时齐国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 医疗笑话
  • 兔年对联
  • 农业谚语
  • 新疆方言
  • 成语
  • 关于牛的歇后语
  • 科普动态
  • 元旦对联
  • 中国古典名著歇后语
  • 园林花卉
  • 狗年对联
  • 西藏方言
  • 谜语
  • 学习谚语
  • 词语
  • 法制故事
  • 儿童谜语
  • 马年对联
  • 百家姓
  • 安徒生童话
  • 神回复
  • 部首
  • 宁夏方言
  • 休闲旅游
  • 浙江方言
  • 励志故事
  • 成语谜语
  • 端午节对联
  • 骂人的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