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物价催生网络"求生一族":囤食物挖坑埋地下
求生族-简介
“100元背后的物质衰减。”这是最近微博和各论坛上的热议话题,其背后映射的是不断攀升的物价,由此催生出“海囤”一族,全国各地不断有市民加入其中。
“物价上涨,光是海囤咋够?”有网友道,在物价涨、灾难多的时代,不仅要海囤,还要会求生,这就是网络新兴的另一族群——“求生族”。
求生族-起源
这些“求生族”是怎么样的人?有网友进行搜索,发现他们是来自北京一个名叫爬行动物的户外探险队,并在搜搜问问专门注册有专家团来回答网友关于户外探险和求生的问题 。
物价上涨得厉害,探险队也想海囤,不过家里空间有限,就想到一个办法:把货囤在户外,把一些易保存、不易变质的物资,如罐头、矿泉水、饼干等埋在北京的几个郊区。
不过,也有网友提出疑问,食物有保质期,这样容易造成浪费。如果没有派上用途,他们会在保质期前挖出来吃掉。
求生族-相关名词
某网络社区启动的年度汉字评选活动中,“涨”字一开始便脱颖而出,始终保持领先。“坐飞机发现燃油费涨了,开小车的发现汽油又贵了,肉涨了改吃菜可菜价也涨个不停,想问问,啥时轮到工资涨啊?”一片“涨”声中,捏着有限钞票的百姓寻觅着有限的应对措施,不少人想赶在“涨价”之前囤积生活必需品,“海囤族”应运而生。
所谓“海囤族”,即海量囤货一族,糖油、服务、优惠券、化妆品、展览品等都是囤的目标,标准只有一个:便宜。“哪些大卖场什么商品在促销”、“团购网上哪些商品最便宜”等情况,“海囤族”最为清楚。有网友认为,囤油囤面的“海囤族”,要囤的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安全感。有网友爆料称,自己一个哥们一天买了150桶油,一下囤够了几年用量。
“海囤族让我们膜拜追捧,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篇名为《国内惊现城市求生族》的网帖在各大论坛上热传。从图片上看,似乎也是在囤货,矿泉水、罐头、方便面、甚至二锅头,都被放进一个大塑料口袋里密封好。不同的是,这些货不是放在家里,而是被埋起来,或者沉入河底。这群人还图文并茂地示范一些求生本领。比如使用塑料瓶和绳索制作简易救生衣、使用树枝制作简单的弓箭捕猎等等,看得网友直呼“有才”。
网友“小白兔乖乖的”回帖询问自家附近有没有他们埋的粮食,“万一哪天遇到世界末日,我好找来帮你们吃掉。”
“临海开花”打趣道:“应该等到春天来埋,这样秋天时是不是就可以收到很多很多呢?”
许多矿泉水、罐头、方便面、甚至二锅头都被放进一个大塑料口袋里密封好,埋在一个挖出来的洞里面,或者沉入河底。
读音:qiú
[qiú]
设法得到:求生。求成。求知。求索。求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求实(讲求实际)。求同存异。求全责备。求贤若渴。实事求是。 ◎ 恳请,乞助:求人。求告。求乞。求医。求教。求助。 ◎ 需要:需求。供过于求。
读音:shēng
[shēng]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生。滋生。生长。 ◎ 造出:生产。 ◎ 活的,有活力的: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 ◎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生。丧生。卫生。 ◎ 生活,维持生活的:生计。生意。 ◎ 整个生活阶段:一生。平生。今生。 ◎ 发出,起动: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 ◎ 使燃料燃烧起来:生火。 ◎ 植物果实不成熟:生瓜。 ◎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生饭。生水。 ◎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读音:zú
[zú]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族规。族长。家族。 ◎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 ◎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族。 ◎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族。氏族。部族。 ◎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族。 ◎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族灭。 ◎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族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