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沙奎那韦的意思
沙奎那韦

基本解释

  中文名称:沙奎那韦

  拼音:sha kui na wei

  英文名:Saquinavir

  药品别名:Fortovase、Invirase

  作用类别:抗生素抗病毒药

  分子式:C38H50N6O5

  分子量:670.84

  制剂规格:胶囊:300mg,400mg。片剂:600mg。

  用途:HIV蛋白酶抑制剂,用于艾滋病的治疗。

  药理作用:沙奎那韦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有抑制活性。为一种多肽类而强力的蛋白酶抑制剂,与苯丙氨酸-脯氨酸肽键过渡结构类似,抑制HIV-1和HIV-2蛋白酶介导的HIV多肽切割,对HIV-1和HIV-2蛋白酶及对齐多夫定耐药的HIV-1有强大的抗毒活性,对慢性感染细胞也具有抗病毒活性,抑制HIV-1的复制。体外研究显示,本品抑制HIV多聚蛋白而阻止病毒成熟颗粒的形成和减慢病毒复制的过程,长期使用能治愈被HIV感染的细胞。90位基因变异时对AZT也耐药。

  药动学:口服后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较低,约为4%,与食物同服可提高生物利用度18倍,血浆药物浓度达峰时间为3~4h。健康志愿者单剂量600mg于进餐时顿服,平均血浆峰浓度0.0355~0.127μg/ml,相同剂量多次服用血浆峰浓度可达0.094μg/ml。在稳态血浆浓度下服用本品每次600mg,每天3次,血浆峰浓度0.235μg/ml。本品在肝经P450代谢为无活性的多种衍生物,消除半衰期为12~14h。口服剂量的88%由粪便中排出,1%由尿液中排出。

  适应证:与抗逆病毒核苷类似药物联用治疗HIV-1感染的晚期或进展性免疫缺陷患者。可用于治疗对AZT耐药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或与AZT、ddc和ddl二联或三联应用,可迅速使患者血浆HIV-RNA下降,CD4上升。

  禁忌证:1.本品过敏者禁用。2.严重肝疾病患者禁用。3.妊娠及哺乳妇女禁用。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慎用:(1)肾结石患者慎用;(2)轻或中度肝疾病者慎用。2.治疗期间应确保足够的水化疗法。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疲劳、头痛、胃肠不适、恶心、腹泻、嗜睡、皮疹、味觉异常、眩晕、失眠、过敏、口干、尿痛、肌痛、肾石病、高胆红素血症和血液中其他化学变化。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00mg,每天3次,进餐或餐后2h服用。与蛋白酶抑制剂联合应用每次400mg,每天2次。

  药物相应作用:本品与酮康唑、雷尼替丁合用,可相对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与利福平、利福布汀合用则使其生物利用度和血浆浓度降低。与阿司咪唑、特非那定联合应用,可提高本品的血浆浓度,不宜合用。 

字义分解

读音:shà,shā

[shà,shā]

非常细碎的石粒:沙子。沙石。风沙。沙尘。沙砾(沙和碎石块)。沙漠。沙丘。沙滩。沙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沙暴。沙浴。沙疗。沙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 像沙的东西:沙糖。豆沙。沙瓤。 ◎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沙哑。 ◎ 姓。

读音:kuí

[kuí]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奎宁〕药名,白色结晶或无定形粉末,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亦称“金鸡纳碱”、“金鸡纳霜”。 ◎ 姓。

读音:nà,nā,nè,nèi,nuó

[nà,nā,nè,nèi,nuó]

指较远的时间、地方或事物,与“这”相对:那里。那个。那样。那些。那时。那么。● 那 nèi   ㄋㄟˋ ◎ 义同(一),“那”和“一”连读的合音,但指数量时不限于一:那个。那五年。

读音:wéi

[wéi]

经去毛加工制成的柔皮:韦编三绝(喻读书刻苦)。 ◎ 〔韦伯〕磁通量实用单位,一韦伯等于108麦克斯韦。 ◎ 姓。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 儿童谜语
  • 西北地区方言
  • 关于牛的歇后语
  • 重庆方言
  • 科技前沿
  • 居室对联
  • 有近义词的歇后语
  • 天文
  • 健身美容
  • 暴风雪里的夏天
  • 海南方言
  • 学习歇后语
  • 华中地区方言
  • 名著对联
  • 生物技术
  • 探险故事
  • 华南地区方言
  • 对联
  • 同音歇后语(谒后语)大全
  • 天津方言
  • 绕口令
  • 绕口令大全
  • 猪年对联
  • 内蒙古方言
  • 植物
  • 侦探故事
  • 其他谚语
  • 对联撷趣
  • 中华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