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释然。思念、疑虑等消除貌。 唐 刘禹锡 《答柳子厚书》:“相思之苦怀,胶结赘聚,至是泮然以销。”《新唐书·儒学传下·陈京传》:“帝泮然,於是定迁二祖于 兴圣庙 。”
(2).区别貌。泮,通“ 判 ”。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九》:“有位与有德,泮然二途;治经之儒与明道之儒、政事之儒,又泮然三途。”
读音:pàn
[pàn]
散,解:冰泮。泮涣(融解,分散)。 ◎ 〔泮池〕古代学宫前的水池。 ◎ 〔泮宫〕古代的学校。 ◎ 〔泮汗〕水广大的样子。 ◎ 姓。
读音:rán
[rán]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 古同“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