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海埂公园的意思
海埂公园

基本解释

   拼音:hǎi gěng gōng yuán

  海埂公园建于六十年代初期,坐落在云南省“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市南郊,美丽的“高原明珠”滇池湖畔,距昆明市中心约10公里,交通方便、道路宽阔。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200米,占地750亩。

  简介

  公园南面连接碧波浩瀚的滇池,有2.5公里长的海岸线;西面是连接海埂公园至西山龙门的索道,仅一水相隔,遥呼相应;东面紧邻高尔夫球场和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北面与“花园大酒店”和“云南民族村”紧紧相邻。

  

 

  海埂公园

  特点

  海埂[1]距离市区8公里,顾名思义“海埂”就是横海之埂,原是一条由东向西横插在滇池中的楔形长堤。东起海埂村,西迄西山脚,全长5公里融为一,宽60至300米不等,它把三百多平方公里的滇池一分为二;埂南为浩森的滇池,埂北为“草海”。这里绿柳成荫,碧波荡漾,渔舟风帆,园林景色与池畔渔村体,景色迷人。

  整条海埂自然形成四大景区:东面为国家体育冬训基地;中部为沙滩浴场,坡度平缓,沙滩细软。西面为公园游览区,可坐观水景和西山景色,也可垂钓鱼。北面沼泽地为疗养区和旅游中心。

  

 

  海埂公园

  辟有金鱼湖、百花园、大型民族村和数家园林式的渡假村。来此渡假,四季皆宜。 游览海埂乘24路公共汽车可达。

  海埂,原是一条由东向西横插入滇池中的长堤,东面从金家河起,徐徐向西延伸,止于距西山脚一里许的滇池中。隔水与西山、大观楼等名胜遥相呼应,成为浑然一体的游览区。堤长约四公里半,宽处从四五十公尺至二三百公尺不等,它象一条漂浮在海中的玉带,将滇池一分为二:南为滇池主体,三面云山,一湖秀水,碧波浩荡,白帆点点,出没天际;北为直达昆明城边的“草海”,水平如镜,洲屿隐现,傍岸曲折,港汊纵横,萍天苇地。堤上大树参云,垂柳拂波。这里眺望湖光山色,别有佳趣。海埂南面,斜坡缓舒,形成细软白沙铺底的海滩,水绿沙白,清幽可爱,是昆明最佳的天然游泳场。每当盛夏,这里游人如织,柳树丛中,沙滩上,挤满了一群群,一伙伙来消夏的游人。

字义分解

读音:hǎi

[hǎi]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 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 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 ◎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 ◎ 特指中国上海:海派。 ◎ 姓。

读音:gěng

[gěng]

田间稍稍高起的小路:田埂儿。 ◎ 地势高起的长条地方:山埂。 ◎ 用泥土筑起的堤防:埂堰。

读音:gōng

[gōng]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 国家,社会,大众: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 让大家知道:公开。公报。公然。 ◎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 敬辞,尊称男子: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 雄性的:公母。公畜。 ◎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公公。外公(外祖父)。 ◎ 姓。

读音:yuán

[yuán]

种植果蔬花木的地方:园子。园丁。园艺。园圃。 ◎ 原指别墅游息之所,现指供人游玩、娱乐的公共场所:圆明园。公园。 ◎ 旧指历代帝王以及亲王、妃嫔、公主之墓:园庙(帝王墓地所建之宗庙)。园陵(帝王的墓地)。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 政治笑话
  • 带水歇后语
  • 兔年对联
  • 儿童歇后语
  • 安徽方言
  • 睡前故事
  • 西藏方言
  • 江苏方言
  • 动物
  • 牛年对联
  • 拼音
  • 儿童绕口令
  • 手机笑话
  • 经典童话
  • 对联技巧
  • 校园故事
  • 亲情故事
  • 同音歇后语(谒后语)大全
  • 世界五千年(古代卷)
  • 英语笑话
  • 元宵节对联
  • 中华五千年
  • 华北地区方言
  • 民间笑话
  • 上海方言
  • 祖国风光的谚语
  • 人生故事
  • 黑龙江方言
  • 恋爱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