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滃浡 ”。亦作“ 滃勃 ”。1.云蒸雾涌貌。《文选·郭璞<江赋>》:“气滃渤以雾杳,时鬱律其如烟。” 李善 注:“滃渤,雾出貌。” 唐 柳宗元 《招海贾文》:“阴阳开闔兮,气雾滃渤。”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山半出云,如冒絮,如白龙,滃浡晃荡,奔逐四会。”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一》:“冈陵川阜,与宗社之培植,相摩盪、相推移,滃勃鬱积,日出而不穷,奚其息也?奚其爱也?”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濡巨笔,就壁作画。须臾之间,画为山水,烟云滃渤,气势淋漓。”
(2).引申为磅礴。 徐迟 《直薄峨眉金顶记》:“ 郭璞 在他的气势滃渤的诗篇《江赋》中,则歌唱道:‘ 峨眉 为 泉阳 之揭。’”
读音:wěng,wēng
[wěng,wēng]
形容水盛:“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 形容云起:潼滃。滃郁。滃滃(云气涌起)。
读音:bó
[bó]
〔渤海〕在中国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