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呐喊·孔乙己》:“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speak abundently of literary words and phrases <have a mouthful of literary words and phrases>
成语解释:满口文言词语。指人物的书呆子气
成语举例:你不要满口之乎者也,别人听不懂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书呆子气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谜面:书呆子的口气
读音:mǎn
[mǎn]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满足。满意。充满。饱满。美满。满腔热血。琳琅满目。满载而归。 ◎ 到了一定的限度:满员。满月。不满周岁。 ◎ 骄傲,不虚心:自满。志得意满。 ◎ 十分,全:满世界(到处)。满堂灌。满天飞。满园春色。 ◎ 使满,斟酒:满上一杯酒。 ◎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满族。满文。满汉全席。 ◎ 姓。
读音:kǒu
[kǒu]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 ◎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 破裂的地方:口子。
读音:zhī
[zh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hū
[hū]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乎(吗)? ◎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呀)! ◎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乎。无须乎。异乎寻常。 ◎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乎。郁郁乎。 ◎ 古同“呼”,呜呼。
读音:zhě
[zhě]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者。作者。二者必居其一。来者。 ◎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者,阳城人也。 ◎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者个。者回。者番。者边走。
读音:yě
[yě]
副词,表示同样、并行的意思:你去,我也去。 ◎ 在否定句里表示语气的加强:一点儿也不错。 ◎ 在复句中表转折意:虽然你不说,我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 文言语气助词(a.表判断;b.表疑问;c.表停顿;d.形容词尾)。 ◎ 表示容忍或承认某种情况: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