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洗澡。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秣底补罗国》:“常有远方数百千人,集此澡濯。” 唐 白居易 《沐浴》诗:“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餘。”
(2).引申指洗刷,洗雪。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三:“余考 梦得 为司马时,朝廷欲澡濯补郡,而 元衡 执政,乃格不行。”
读音:zǎo
[zǎo]
沐浴全身,引申为保持节操:洗澡。澡盆。澡堂。澡雪(洗涤使清洁)。澡身浴德(砥砺志行,使身心纯洁清白)。
读音:zhuó
[zhuó]
洗:濯足。 ◎ 〔濯濯〕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如“濯濯童山”。 ◎ 祓除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