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炒王菲的意思
炒王菲

基本解释

  王菲,作为当今华语乐坛一个“天后”级人物,她的号召力无容置疑。而就在她宣布复出开演唱会的时候,相比歌迷的狂欢、媒体的津津乐道,被房产、大蒜、绿豆憋得团团转的一些企业财团,才是最笑得合不拢嘴的。在他们中流传的段子是:“炒房、炒大蒜、炒绿豆,不如炒王菲”。

  炒王菲-产生背景

  

  财团流行“炒房不如炒王菲”

  2010年7月,“王菲2010巡演”启动,据悉,跟1888万元的“吉利预售”相比,王菲演唱会的操盘模式更让人感兴趣——天后的复出演唱会,竟是由北京、上海、浙江的多家公司集资运作的,这里头甚至还包括一个神秘的日本投资方,据说这家公司的老板一直是王菲的忠实歌迷,很执拗地认为“王菲这次复出肯定能赚大钱”,所以就主动找上门来“入了伙”。

  耐人寻味的是,该知情人士的说法跟网上流传的段子“炒房、炒大蒜、炒绿豆,不如炒王菲演唱会”不谋而合,也就是说参与方之一、浙江传眉心秀的投入,是背后有温州财团在掏腰包,现在除了大家熟知的房产、煤矿,温州一些大老板现在对文化演艺的投资同样很感兴趣。

  炒王菲-商业价值

  很少有人知道撬动“天后”开唱的实际费用。之前一直在爆炒的650万元出场费,实际上是一个打包价。上海某著名演出经纪人算了一笔账:每场演出的成本价大致分为艺人出场费、舞美制作、场租及落地成本等几大块。

  该经纪人称,王菲的舞台花钱是比较多的,舞美制作差不多在250万元左右。一个城市演5场,实际的费用其实已经省了很多。所以这样算下来,每场落到王菲兜里的银子,差不多300万—350万元。

  此外,很多媒体都在炒,说每场的成本要1000万元,其实最靠谱的数字是七八百万。如果按照每场800万元的成本计算,连演10场,至少得有8000万元的资金后盾。

  炒王菲-背后

  

  王菲2010年演唱会海报造型

  其实在很多年以前,温州财团就和演出市场有着一种特殊的暧昧关系,但以往这些财大气粗的温州客们都只是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譬如拉几个明星歌手,为自己的企业跑个堂会,又或者出钱给某个电视台办一场歌会。

  但现在,炒大蒜、炒绿豆、炒房产都不够体面,更是保障不足,随时一个政策下来,热度马上锐减。但炒文化产业,则足够迎合政府的倡议,这绝对是个长线投资。于是,这现在中国内地电影热了,演出热了,温州客们也显得更有文化底蕴了。

  当然,这些资本家们也不是来做慈善,也不一定是来支持精神文明建设的,他们一定是想通了如何赚钱的门道,才会把手上原本投向房产的热钱转到王菲身上。

  炒王菲-评论

  热钱的注资确实让中国文化产业火红了很多,但这种过于生意化、过于投机的状况,实际上会不会只是虚假繁荣,是否跟房地产那样会像泡沫一样破灭,这问题值得深思。

字义分解

读音:chǎo

[chǎo]

把东西放在锅里搅拌着弄熟:炒菜。炒米。炒面。炒冷饭(喻办事不讲效率,说话做事只是简单地重复过去,没有新的内容)。炒鱿鱼(方言,因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因以借指卷铺盖,解雇。亦简作“炒”)。 ◎ 倒买倒卖:炒黄鱼(指倒买倒卖黄金)。炒地皮。炒买炒卖(指对股票外汇的买卖)。

读音:wáng,wàng

[wáng,wàng]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 ◎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 姓。

读音:fěi,fēi

[fěi,fēi]

花草茂盛,香气浓郁:菲菲,芳菲。 ◎ 碳氢化合物的一类,无色有光泽的结晶,可制染料、炸药等。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 浙江方言
  • 恐怖笑话
  • 文艺笑话
  • 古代笑话
  • 成语谜语
  • 庆贺对联
  • 经典对联
  • 小学生常用歇后语
  • 趣味谜语
  • 猴年对联
  • 海南方言
  • 对联故事
  • 贵州方言
  • 台湾方言
  • 河南方言
  • 歇后语-艰难类
  • 方言
  • 错别字
  • 挽联
  • 园林花卉
  • 网络笑话
  • 新疆方言
  • 特产养殖
  • 对联技巧
  • 惊悚鬼故事
  • 学习谚语
  • 英语笑话
  • 农业谚语
  • 搞笑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