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爵位和封邑。《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陈平 畏 吕后 ,执 噲 诣 长安 。至则 高祖 已崩, 吕后 释 噲 ,使復爵邑。”《宋史·李穀传》:“俄以平 寿州 ,敍功加爵邑。” 清 毛岳生 《练伯颖<后汉书公卿表>序》:“一代制度政刑、世系岁月、宗亲臣工事状、爵邑拜免除袭,纪志传或书或不书者,多错综列之。”
(2).特指封邑。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近俗以权臣所居坊呼之, 李安 邑最著,如爵邑焉。”
读音:jué
[jué]
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 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官爵。爵禄(爵位和俸禄)。爵士。 ◎ 古同“雀”。
读音:yì
[yì]
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 旧指县:邑人(同乡的人)。邑庠(明清时称县学)。邑宰。 ◎ 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邑。 ◎ 古同“悒”,愁闷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