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牧羊节的意思
牧羊节

基本解释

   羊文化中的牧羊节

  羊在藏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吃离不开羊,穿离不开羊,交通运输也离不开羊,精神生活更是多以羊为依 托物,将羊视为神灵来膜拜敬仰,并且发展到以羊为善,以羊 为美的观念。唐代文献《新唐书·吐蕃传》上说:“其俗重鬼右 巫,事羱羝大神”。“羝”是公羊。

  苯教传说,藏区的第一头羊——神羊鲁拉哇泊钦是根据什巴叶曼杰波的意愿造出来的。在藏区,对自己守护神“献 羊”的仪式就有藏人对神灵感恩思想;既然神造就了羊,那么 人应该也报恩于神,于是出现了“献羊”仪式。其仪式过程是先 在羊群中选一头体壮肥膘的公羊,用清水洗礼,然后煨桑,诵 经,招神宣布此羊已献给神灵。

  藏族还认为羊具有预知未来的功能,于是相应地产生了羊骨卜。云南维西藏族巫师,常以羊肩呷骨为卜器,占卜吉凶 祸福,平时将卜骨挂于门上,卜时焚香,取下卜骨在香上熏之, 并预告所卜事由。然后按骨纹曲直以辨吉凶。

  羊在藏族文化中充任角色很多,我在拙著《羊与藏族文化》一书中作了详尽的考述阐论,并且认为它为藏族的农业发 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在农业型节日——望果节中 出现以羊右腿敬神祈祷农业丰收的母题,更为重要的是藏族 还有专以羊为主角的节日。

  牧羊节是那曲宗孔马部落的节日。孔马部落位于那曲东北,距那曲政府所在地四十公里,属噶厦(原西藏地方政府)管 辖。它东靠鲁沙,北接聂荣,西北毗连阿燕日瓦部落,西南接壤 窝拖部落。骑马沿着部落转一圈约三天时间,面积计约一千二 百平方公里。这里水草丰美,尤其是在东北沿江古拉山地带更 为肥美,因此远近部落来这里游牧,牧羊节也就自此而生。

  七月里的牧羊节,是为祈求牲畜平安,免遭灾害的节日,同时也是牧民们精神解脱的一天假日。这一天部落的牧民们 和一些贫苦的牧羊人,三五成群地赶着牛马,集中一起在草山 上玩,与平日不同,牧主给的酥油、糌粑、肉类,够牧民们饱餐一顿。另外还给几块平日根本不能尝到的奶渣糕。牧民们在 没有牧至监督的场合,歌唱聊天,倾泄情感,享受一年中最幸 福的节日。新中国成立后,西藏的牧羊节注入了时代的内容, 牧羊节发展成为人们交流思想,进行贸易的商品性极强的节日。

详细解释



   节日时段

  藏历七月

  盛行地区

  西藏那曲宗孔马部落

  节日来源

  七月里的牧羊节,是为祈求牲畜平安,免遭灾害的节日,同时也是牧民们精神解脱的一天假日。

  庆祝方式

  这一天部落的牧民们和一些贫苦的牧羊人,三五成群地赶着牛马,集中一起在草山上玩,与平日不同,牧主给的酥油、糌粑、肉,够牧民们饱餐一顿。牧民们在没有牧主监督的场合,歌唱聊天,享受一年中最幸福的节日。如今,牧羊节发展成为人们交流思想,进行贸易的商品性极强的节日。

字义分解

读音:mù

[mù]

放养牲口:牧童。畜牧。牧场。放牧。游牧。牧民。牧歌。牧群。 ◎ 治:牧民(治理人民)。 ◎ 古代治民之官:州牧。

读音:yáng

[yáng]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 ◎ 姓。

读音:jié,jiē

[jié,jiē]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 礼度:礼节。 ◎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 姓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 恶心笑话
  • 词语谜语
  • 手机笑话
  • 水产
  • 老鼠的歇后语
  • 成语造句
  • 整人笑话
  • 鼠年对联
  • 幽默故事
  • 河南方言
  • 农用物资
  • 经典绕口令
  • 植物谜语
  • 笔画
  • 综合谜语
  • 人与自然
  • 科幻未来
  • 经营笑话
  • 华南地区方言
  • 童话故事连载
  • 饮食健康
  • 玄幻故事
  • 校园笑话
  • 长篇鬼故事
  • 春节对联
  • 福建方言
  • 歇后语-艰难类
  • 海洋技术
  • 江苏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