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悖无道
kuáng bèi wú dào
狂妄猖獗,蛮不讲理
狂悖:狂妄背理。狂妄猖獗,蛮不讲理。
《汉书·五行志》:“汉大臣征贺为嗣,即位,狂悖无道。”
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十二:“昔桓玄篡逆狂悖无道,已有此论。”
作谓语、定语;指人蛮横
读音:kuáng
[kuáng]
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狂犬。疯狂。癫狂。发狂。狂人。 ◎ 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轻狂。狂妄(极端自高自大)。狂吠(狗狂叫,借指疯狂的叫嚣)。狂乱。狂野。狂躁。狂恣。狂草(草书的一种,风格狂放无羁)。 ◎ 气势猛烈,超出常度:狂风。狂飙。狂热。力挽狂澜。
读音:bèi
[bèi]
混乱,相冲突:悖乱。悖逆。悖异。悖论。并行不悖。 ◎ 惑,违背道理,谬误:悖谬。悖惑。
读音:mó,wú
[mó,wú]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读音:dào
[dào]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道门。一贯道。 ◎ 说,讲: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 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