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词语字典 拼音查词语 病耻感的意思
病耻感

基本解释

  心理专科医生认为,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之所以不能安于看病治疗,自杀事件频频发生,是因为难以消除“病耻感”。这种感觉来自于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的不理解。

  病耻感-产生原因

  

  对于精神障碍患者而言,他们首先是害怕,怕周围的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歧视自己;而周围的人则怕患者危及自己。周围的异样眼光,给患者造成了极大压力,阻碍了他们正常就医,甚至促成了他们的死亡。

  病耻感-建议

  既然是有病,就要按医学要求治疗,但有些病人肯来看病,却不肯吃药,以为和医生聊两句就能好。这又是一个误解。从专家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焦虑、抑郁、失眠,如果自己能调整过来,一般不会到医院来看病。如果自己不能调整,医生也不可能用三言两语就让其精神障碍好转。所以只要患者症状达到一定的医学临床诊断标准,就应该按医学程序治疗。

  很多患者不愿意吃药,或吃一段时间就停药,从而造成病情加重或反复,用药的时间就得进一步延长,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以抑郁症为例,治疗分为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分别需要三个月、六个月和6-8个月以上的用时药间(维持期的长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特征及发作次数而定)。听从医嘱坚持治疗的,或许在一年或一年半后就能慢慢减药。但若自行停药后再次发病,用药时间就得延长。三次发病的人,可能要终身用药才能控制疾病。

  中国人,尤其是广东人还有一个误区:有的人吃抗抑郁药,甚至只是安眠药,旁边的人看了就会说别吃,吃了会‘变傻’。其实,国内精神类的药物基本都是紧跟国际标准,其安全和疗效性都有相当高的保证,绝不可能导致吃药变傻这么严重的后果。

  很多人不理解,特别是刚开始失眠、抑郁的人,把精神类药物当成毒药,生怕吃多了有问题,事实上,服用精神类药物原则上不会造成心、肝、肾等大的损害,只是100个人中可能有8-10人会出现打呵欠、胃肠不舒服等症状,可以通过换药或改变服药方式来解决。

  病耻感-对青少年抑郁要加大关注

  很多青少年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表现为不愿学习,一上学就跑回家,家长以为孩子厌学,先是自行开导,接着去做心理咨询,再不行就休学,就诊之前拖了很长时间,等来医院的时候病情已经相当严重了。如果能早点往抑郁障碍方面考虑,到医院检查一下,对抑郁的治疗就会更及时有效。家长不要以“病耻感”来回避对孩子的治疗,越早确诊和治疗,只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学习越有利。

字义分解

读音:bìng

[bìng]

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疾病。病症。病例。病痛。病情。病源。病愈。病变。病危。病逝。病榻。病残。 ◎ 缺点,错误:语病。通病。弊病。 ◎ 损害,祸害:祸国病民。 ◎ 不满,责备:诟病。 ◎ 烦躁,担忧:“郑人病之”。

读音:chǐ

[chǐ]

羞愧,羞辱:羞耻。雪耻。奇耻大辱。耻笑。耻骂。 ◎ 荣

读音:gǎn,hàn

[gǎn,hàn]

觉出:感触。感觉。感性。感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官。 ◎ 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感动。感想。反感。好感。情感。敏感。感染。感召。感慨。感喟。感叹。自豪感。感人肺腑。百感交集。 ◎ 对人家的好意表示谢意:感谢。感恩。感激。感愧。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 百家姓
  • 儿童谜语
  • 交通笑话
  • 内蒙古方言
  • 广西方言
  • 爱情故事
  • 医疗笑话
  • 玄幻故事
  • 造句
  • 黑龙江方言
  • 华北地区方言
  • 广东方言
  • 湖北方言
  • 优生优育
  • 亲情故事
  • 关于牛的歇后语
  • 科学之迷
  • 宗教笑话
  • 马年对联
  • 励志故事
  • 海洋技术
  • 云南方言
  • 甘肃方言
  • 节气谚语
  • 西游记歇后语大全
  • 畜牧兽医
  • 东北地区方言
  • 鸟的歇后语
  • qq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