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汉语字典 百戏组词

百戏

bǎi xì
百戏的解释

古代杂技、乐舞表演的总称。秦汉时已盛行。包括杂技、幻术和歌舞等。南北朝以后也称“散乐”。隋代曾把四方散乐集中到洛阳(今属河南)表演。唐宋两代除宫廷演出外,唐代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寺院里设“戏场”,宋代在大城市设瓦舍,作为百戏一类技艺的表演场所。元代以后,“百戏”一词已少用。

百戏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bǎi

[bǎi]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 ◎ 喻很多: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xīng )。

读音:hū,huī,xì

[hū,huī,xì]

玩耍:游戏。儿戏。嬉戏。戏豫(嬉游逸乐)。二龙戏珠。 ◎ 嘲弄,开玩笑:戏言。戏弄。戏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 演员在舞台上化装表演故事的艺术:戏剧。戏文。戏码(戏曲演出的节目)。戏剧性。 ◎ 指具体剧种:京戏。黄梅戏。皮影戏。木偶戏。马戏。

百戏造句 更多
1、杨慎在晋宁还观看了春社的歌舞,参与了节日的游乐活动,“九枝灯下开华宴,百戏棚中夺彩筹”。2、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3、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4、百戏,好不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给。5、这日,伴宿之夕,里面两班小戏并耍...
1、清代时期,元宵节在原有的活动——夜间燃彩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2、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3、因为汉代的“百戏”或“散乐”均带有较多的“杂技”成分。4、“曼衍鱼龙百戏场,分棚啸侣各行觞;春人来去纷如织,萧鼓千村赛...
1、1灯火良宵,鱼龙百戏;琉璃盛世,锦绣三春。祝你过一个欢欢喜喜的元宵节!2、真正让皮影成为百戏中的正剧,当在宋代。3、汉魏晋以后“胡马度阴山”带来了“吞刀吐火”杂技百戏。4、昨日,安徽百戏城项目设计通过专家审查,一个4万平方米左右的集杂技场、综合剧场及地方戏剧场的综合观演建筑将矗立在巢湖之滨。5、...
1、魔术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出现在我国汉代的“百戏”中,至唐宋年间,魔术作为一种表演技艺尤为发达。2、隋唐时百戏繁荣,当时表演都设于寺庙之内,各寺院中的“戏场”及后世的“庙台”,都成为演出百戏的剧场。3、绣段装檐额,金花帖鼓腰。一夫先舞剑,百戏后歌樵。江树城孤远,云台使寂寥。汉朝频选将,应拜霍嫖姚...